《魂斗羅》與八〇年代電影
近年遊戲與電影合作,並不是甚麼新鮮事。有很多遊戲都有拍電影,例如《刺客教條》、《惡靈古堡》、《魔獸世界》。之前看到一部電影,是由阿諾史瓦辛格和席維斯史特龍兩位八〇年代的動作巨星聯合主演的,就令人想到《魂斗羅》這遊戲。 如果真要拍《魂斗羅》電影版,最適合當主角的自然就是這兩位仁兄。可是這兩位仁兄已經六十歲以上,甚至去到七老八十,再怎樣努力也好,早已經不能算是壯年人——甚至連稱為中年人都很勉強。要拍一部需要跳後空翻的電影 […]
近年遊戲與電影合作,並不是甚麼新鮮事。有很多遊戲都有拍電影,例如《刺客教條》、《惡靈古堡》、《魔獸世界》。之前看到一部電影,是由阿諾史瓦辛格和席維斯史特龍兩位八〇年代的動作巨星聯合主演的,就令人想到《魂斗羅》這遊戲。 如果真要拍《魂斗羅》電影版,最適合當主角的自然就是這兩位仁兄。可是這兩位仁兄已經六十歲以上,甚至去到七老八十,再怎樣努力也好,早已經不能算是壯年人——甚至連稱為中年人都很勉強。要拍一部需要跳後空翻的電影 […]
雖然《空戰奇兵 7》(Ace Combat 7)不久前才在 2017 年 E3 上發表了最新的遊戲預告,但隨著遊戲確定延期至 2018 年發售,引頸以待的玩家們都只好耐著性子再等一年。 經歷了六代以來的種種曲折,和《空戰奇兵:突擊地平線》的挫折,還有《空戰奇兵:無限》的課金燃料地獄,每個《空戰奇兵》忠實玩家都對這款久違的主機平台新作抱著莫大的期待,當然也願意為了更好、更完整的遊戲呈現,給製作小組更多時間來完成作品。
單人獨力打造的空戰舞台:《Project Wingman》 Read More »
Coleco 這家現已不存在的美國玩具公司,對台灣人來說或許是有點陌生的名字,即使在老電玩迷之間,和重要性與知名度高出許多的 Atari 相較之下,大約也就被視為是早期遊樂器歷史中的一個註腳而已。然而,它的大起大落,卻隱藏著電玩史上或許最耐人尋味的歷史轉捩點之一。 從皮革到電玩 以美國遊樂器廠商而言,Coleco 創業的時間相當早。1932 年由 Maurice Greenberg 創立的 Coleco,最早期的業務
華麗地成功、愉快地自爆:Coleco 公司興亡史 Read More »
從電子遊戲發展的最早期開始,以各種軍事武器、載具為主題的遊戲類型一直是歷久不衰的類型,其中戰車遊戲更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淵源。 對現在的玩家來說,如果談到戰車遊戲,或許很多人會先想到《戰車世界》之類的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但在三十年前,要說到戰車遊戲的話,紅白機上的《坦克大戰》(Battle City)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1985 年由拿姆科(NAMCO)在 FC 上推出的《坦克大戰》,實際上是該公司 1980 年所
講究團隊精神,慎防友情破壞:《坦克大戰》 Read More »
日文名稱:バトルマニア大吟醸 英文名稱:Battle Mania Daiginjo(歐美無發售) 發售日期:1993 年 12 月 24 日 製作廠商:スタジオ宇宙鉄人(Vic Tokai 發售) 遊戲類型:飛行射擊 Beep! MD讀者投票平均(到1995.09):8.7142 自從《戰鬥瑪莉亞》明目張膽的站在反 SFC 陣營,MD 鐵桿粉絲的基本票源就愈加鞏固(好像選舉術語⋯⋯)。一改前作在雜誌上只有一兩張圖片的
美少女版的「世界末日」:《戰鬥瑪莉亞大吟釀》 Read More »
當年的紅白機少年、如今的紅白機大叔們,在談到高橋名人時,多半也會想起另一個名字「毛利名人」。 毛利名人本名毛利公信。HUDSON 在發售 FC 版《挖金塊》(チャンピオンシップロードランナー)時,舉辦了「頒發印有流水號的燙金認定證書」給全破這款遊戲的玩家的活動,毛利公信便是這款遊戲的官方認定第 3000 名破關玩家。雖然他的照片曾因此出現在 HUDSON 刊登的《挖金塊》廣告上,但他那時候還不是「毛利名人」,而只是一
高橋名人永遠的對手,真正的遊戲達人「毛利名人」 Read More »
日文名稱:バトルマニア 英文名稱:Trouble Shooter 發售日期:1992 年 3 月 6 日 製作廠商:スタジオ宇宙鉄人(Vic Tokai 發售) 遊戲類型:飛行射擊 Beep! MD讀者投票平均(到 1995.09):8.1151 在二、三十年前的台灣電玩雜誌裡,廠商名稱總是被譯為「大東海」的 Vic Tokai(ビック東海),無論在 FC 或 MD 陣營中,原本算不上是有名氣的廠商。直到《戰鬥瑪莉亞
在密技裡向 SEGA 輸誠的遊戲《戰鬥瑪莉亞》 Read More »
對於經歷過任天堂紅白機世代的玩家來說,「高橋名人」絕對是個熟悉的名號。 「高橋名人」本名高橋利幸。在那個射擊遊戲是市場主流、連射功能還不是標準配備的時代,能夠做到一秒鐘 16 連發高速連打的高橋名人,被視為是當代頂尖的遊戲高手,也是許多玩家心目中的偶像,擁有龐大的人氣,甚至遊戲對決的過程被拍攝成電影,還發行了唱片、漫畫等周邊商品。 即使當年資訊流通程度不如今日,就算是在海外的台灣,玩家們也會因為《高橋名人的冒險島》這
「高橋名人」其實遊戲技術超爛?不為人知的真相揭密! Read More »
雖然下了這種很像輕小說的標題,但這並不是什麼 IT 系程式宅軟萌輕小說,而是這星期發生在推特上的一件溫馨感人、寓教於樂的真實故事。 五月二十日,一位平常就對老遊戲和程式有興趣的女高中生ヌノシ(@butai_nunoshi)參加了一場以日本老電腦 MSX 為主題的 Chiptune 小聚會。活動結束前,主辦者很慷慨地提供一台由 TOSHIBA 生產的 MSX 主機、電源,還有一塊由 KONAMI 在 1984 年推出的
用 MSX 學寫 BASIC 的女高中生,與親切的陌生大叔們 Read More »
《POLICENAUTS》,台灣一般譯為「警察故事」或「宇宙騎警」,但我個人會將其翻譯為「警察宇航員」。 這是現在已經爛掉的 KONAMI 在 1994 年推出的老式 AVG 遊戲,最早登場於 PC-9821,最後的改進版本在 1996 年於 SEGA Saturn 推出。製作人則是小島秀夫。 《POLICENAUTS》在 1994 年推出時並不算太紅,直到 1998 年小島的《Metal Gear Solid》推出
【宅爆突擊隊專欄】小島秀夫的科幻人性關懷之作《POLICENAUTS》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