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曾經紅極一時,通常以Flash格式呈現的免費網頁遊戲,在十年來手機遊戲的盛行,加上Flash技術遭到主流智慧型手機OS的排除之下,如今或許已被大部分人類遺忘,也成了某個特定網路世代的懷舊對象。
但是在日本,過去曾經存在一種不會受到遊戲媒體報導,也不可能登上家用主機平台的免費遊戲類型:「不謹慎遊戲」。
在日文中,「不謹慎」(ふきんしん)是形容輕率、有欠思慮,會造成他人不快狀態的某種事物或集體感受。而所謂的不謹慎遊戲,就是指這種大多出於惡意及自我表現欲製作,以社會甚至國際上的大事件、事故,乃至於兇惡犯罪為題材製作的遊戲。因此,這些從題材到表現都難以檯面化的不謹慎遊戲,也被稱為「地下遊戲」。
當然,這種主題及呈現極為走偏鋒,匿名製作及發佈的遊戲,是無法在任何主流商業管道流通的。它們通常在製作完成後,會被發表在匿名的網路討論區,或者是某些隱密的個人網站。當然,製作者的目的也並非營利。這類遊戲所附加的說明檔案中,通常都會聲明:這些遊戲可自由複製、轉載、散佈。許多這類遊戲的結構,也流用甚至直接仿製既有知名遊戲的架構及系統、格式,遊戲規則也相當單純。
最早的不謹慎遊戲已不可考,很可能在一般人也有能力學習撰寫程式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並透過各種早期電子佈告欄及新聞群組(Newsgroup)流通。然而不謹慎遊戲真正受到日本社會矚目,堪稱以在東京地鐵沙林事件後不久出現的《霞關地下鐵沙林遊戲》(以下簡稱《霞關》)為始。
《霞關》本身以模擬遊戲(SLG)的格式呈現,開啟後會顯示當時的東京地鐵路線圖。玩家需要一邊把握各站出入乘客人數與沙林的藥效範圍,一邊散佈沙林,以造成各路線上的最大量死傷人數為目的。尤其在霞關站造成的傷亡數,更會成倍計算;這項設定,也反映了奧姆真理教以殺害主要透過霞關站通勤的日本政府公務員為目的的恐攻計畫。
由於遊戲開始流通的時候,距離事發時日尚短,因此不但受到媒體大幅報導,也引起了受害者與遺族的抗議。這種高知名度,也讓《霞關》成了日本不謹慎遊戲的代表作之一。
雖然在東京地鐵沙林事件發生前,不謹慎遊戲此一類型就已經存在,但在《霞關》之後,日本主流社會才真正意識到這種原本極為隱晦的網路次文化。以《霞關》為開端,此後多年,無論是「秘魯日本大使館人質危機」(1996)、「北海道隧道崩塌事件」(1996)、「和歌山毒咖哩事件」(1998)、「池袋、下關隨機殺人事件」(1999)、「東海村JCO臨界事故」(1999)年,「西鐵巴士劫持事件」(2000)乃至於2001年的美國9.11恐攻,網路上都在事發不久後,就出現了跟風一般,與事件事故相對應的不謹慎遊戲。
這些地下流通的不謹慎遊戲當中,有些也帶有明確的電腦病毒性格。例如同樣以奧姆真理教事件為背景題材的《倉庫番 in 上九一色村》,雖然只是單純挪用了知名益智遊戲《倉庫番》的玩法與系統,但遊戲一旦失敗,程式就會自動刪除掉硬碟中的所有檔案,當時許多日本玩家都不幸中招。
雖然在進入2010年代之後,也還是有對應日本社會大事的不謹慎遊戲出現,例如福島核災之後,以殺害電力公司員工為主題的《FINAL BREAKER》、因STAP細胞論文捏造事件,出現的安卓手機遊戲APP《剪貼研究所》⋯⋯但在社群網路盛行的現在,無論是出於諷刺,希望事件不受遺忘,或是純粹的惡意,製作、散佈不謹慎遊戲而遭到肉搜的風險,已經比那個Windows 95剛上市、大家還在用電話撥接上網的1995年高得多了。
而不謹慎遊戲類型的沒落,可能也跟如今有了更多樣化也更簡便的方法,來快速滿足個人的被認同慾望有關。在社群網路上發表一張合成哏圖,或是剪輯一段「MAD影片」,技術條件與擴散效率都比寫一個很可能不受待見的小遊戲優異許多。
但即使類型本身衰微,只要人類還會寫程式,或許新的不謹慎遊戲還是會隨著重大事件、事故而繼續出現,並且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