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骨灰集散地專欄】我的電玩歷程:大學篇

教改以前,大學聯考前的日子如同地獄般難熬。數不清的模擬考和上不完的複習課程,就算想偷閒玩個遊戲也難如登天。 但若順利考上,又需離鄉求學,對大多數被家庭束縛已久的學子,大學生活就好比天堂般自由自在。如果家裡有經濟援助,那真的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電動玩到手抽筋。在小南的大學時期,電腦軟硬體及網際網路都發展得非常快速,也因此越來越多人接觸到電腦。現在如果不會使用電腦,可就成了科技文盲,本篇的重點也著重於該時期的電腦、遊戲及 […]

【骨灰集散地專欄】我的電玩歷程:大學篇 Read More »

懷舊遊戲紀行(五)Retro Game Space ナツゲーミュージアム

日本東京秋葉原,是就連非圈內人也一定聽過名號的電子器材與動漫遊戲文化勝地。但不只是最新的當季產品,對於懷舊遊戲玩家來說,這裡也有許多中古遊戲與懷舊遊戲的專賣店可以尋寶。 雖然,大多數的相關店家都位於秋葉原車站「電気街口」方向的「中央通り」上,其實往另一個方向的「昭和通り口」出口,只要走個 3 分鐘的路程,就可以來到隱藏在小巷子裡的懷舊遊戲中心「Retro Game Space ナツゲーミュージアム」。 不像一般遊戲中

懷舊遊戲紀行(五)Retro Game Space ナツゲーミュージアム Read More »

遊戲文化財產如何保存:紀錄片《Game Preservation ​​-​​The Quest-》

《Game Preservation -The Quest-》是「NHK WORLD 頻道」紀錄片節目「Inside Lens」的最新一集,由法國導演 Marie Linton 拍攝,於今年 11 月 28 日 首播。 電玩遊戲是日本代表性的流行文化之一,但隨著時日經過,過去的許多遊戲軟硬體,現在都有損壞或佚失的可能。 為了保存這些「遊戲文化財產」,一些熱心的志願者組成了相關的保管單位,試圖讓這些遊戲軟硬體可以長久流

遊戲文化財產如何保存:紀錄片《Game Preservation ​​-​​The Quest-》 Read More »

【宅爆突擊隊專欄】以格瓦拉與卡斯楚為主角的紅白機遊戲《革命英雄》

被美國暗殺了 638 次還不死的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上週以 90 歲高齡過世了。 小時候玩過一款 SNK 推出的任天堂遊戲,名叫《革命英雄》,這個遊戲中,可以操作卡斯楚。這是第一次(應該也是最後一次)有遊戲以卡斯楚作為電玩主角。 遊戲本身是類似《怒》或是《戰場之狼》的玩法,老實講非常的難。如果不是有無限接關的話,我應該永遠都無法全破。 這款遊戲的日版名稱叫做《格瓦拉》(ゲバラ)——沒錯,就是很

【宅爆突擊隊專欄】以格瓦拉與卡斯楚為主角的紅白機遊戲《革命英雄》 Read More »

狗尾續貂,還是再創新高?能玩22種老主機遊戲的「RetroEngine Sigma」

在任天堂發售 NES Classic 與迷你紅白機的消息公布時,雖然成功喚醒許多早已遠離遊樂器的人們的懷舊情緒(與信用卡號),在發售後的一週內,光是在日本就賣出了 26 萬部迷你紅白機。但是就如同 Famicom Fan 在迷你紅白機的開箱文中提到的,在較為核心的懷舊遊戲社群中,對這種復刻主機的意見其實已經十分分歧。 而習於模擬器與收集大量實體主機、卡帶的硬派老遊戲玩家和收藏者,如果不是對這種「舊酒裝小新瓶」的做法嗤

狗尾續貂,還是再創新高?能玩22種老主機遊戲的「RetroEngine Sigma」 Read More »

太空梭 AXT-80 主機與阿羅士上的《魔鬼樹》

昨天〈消失的台灣遊樂器廠商:嘉霖行與「阿羅士」之謎〉一文刊出後,在 Facebook 上有讀者回應提到了一台名為「太空梭」的台製主機。 實際上,大約在五年前左右,筆者曾經實際接觸過這台主機。名叫「太空梭」的台製主機其實至少有兩款,而這兩款規格完全不同的主機共用外殼模具,甚至連卡匣外型都完全一致。其中一種相容於任天堂紅白機,另一種則是 MSX 主機的相容機。 MSX 本身因為歷史、價格等因素,在台灣並不是知名度很高的機

太空梭 AXT-80 主機與阿羅士上的《魔鬼樹》 Read More »

消失的台灣遊樂器廠商:嘉霖行與「阿羅士」之謎

在大約三十年前左右的台灣,曾經出現過好幾台被稱為「阿羅士」(Aaronix)的電玩主機。 上個世紀八〇年代,當玩家談論遊樂器時,首先浮現腦海的可能會是任天堂(紅白機)、冒險家、賓果和創造者,或許在另一小部分人心目中,還會想起阿羅士這台主機——更精確地說,以阿羅士為名的主機系列。 如果你沒聽過,或許也不太意外。SEGA 的八位元家用主機在與任天堂推出的紅白機在整個八〇年代中後期的對抗中,幾乎始終處於完全劣勢的挨打狀態,

消失的台灣遊樂器廠商:嘉霖行與「阿羅士」之謎 Read More »

專訪台灣原創電視遊樂器 A’Can 遊戲開發者 Hammer

在個人製作「至今唯一台灣原創電視遊樂器:A’Can 二十周年紀念回顧」影片的時候,最苦惱的就是相關資料太少,能夠參考的文獻資料只有一本《A’Can 特輯》和一些零星的報導。一方面,它本來就是個接觸過的人並不多的「黑歷史級」產品,二來台灣的遊戲產業也一直很缺乏各種事後的回顧與紀錄整理。 意外的是,影片發表後,有些參與過 Super A’Can(以下簡稱 A’Can)主機短

專訪台灣原創電視遊樂器 A’Can 遊戲開發者 Hammer Read More »

【骨灰集散地專欄】我的電玩歷程:高中篇

高中時期的課業較國中更為忙碌,白天和平常日學校上完課後,晚上或假日也得拼命補習。加上青少年情竇初開,與女朋友相處的時間更縮減了玩遊戲的機會。高中時期小南的遊戲重心都投入在 PC Game 上,TV Game 方面則是淺嘗輒止,僅稍微玩了超級任天堂,因此本篇的重點主要是 PC Gmae 方面。 286 電腦:單色時期 上了高中,開始對閱讀和音樂充滿興趣,每個禮拜購買《寶島少年》和《熱門少年TOP周刊》成為一大樂趣。補習

【骨灰集散地專欄】我的電玩歷程:高中篇 Read More »

懷舊遊戲紀行(四)舊金山「Musée Mécanique」機械博物館

舊金山是個非常適合觀光的城市,不論是金門大橋、漁人碼頭等世界知名的景點,還是市區內的風光,都不會讓人失望。在漁人碼頭 45 號旁,繫留了一艘二戰時期的潛艇潘帕尼多號(USS Pampanito, SS-383)供遊客參觀,不過如果要進到這艘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名勝(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保存的潛艇內部參觀,就需要收費 10 塊美金。 原本是過來這邊看潛艇的,但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一旁的建

懷舊遊戲紀行(四)舊金山「Musée Mécanique」機械博物館 Read More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