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乒乓年代(二):遠渡重洋的 Sinoca T. V. GAME

關於「PONG」遊戲機的來歷,在昨天的這篇〈乒乓年代(一):Davitronix 7N「冠軍」電視遊樂器〉當中已經有了簡單介紹。今天要談談另一台應該也與台灣有淵源的PONG主機「Sinoca T. V. GAME」。 之所以會說「應該」,是因為這台Sinoca T. V. GAME並不像先前介紹的「冠軍」主機一樣,印著中文字,底部還有個精緻的金屬銘牌印著「Made in Taiwan, ROC」;只有在拆解機身時,在 […]

乒乓年代(二):遠渡重洋的 Sinoca T. V. GAME Read More »

乒乓年代(一):Davitronix 7N「冠軍」電視遊樂器

1972年11月,創業不久的ATARI推出了大型電玩機台《PONG》,放在酒吧裡供酒客遊玩後大受好評,成為史上最早被社會廣為認知的商用電子遊戲。 當時還是小公司的ATARI,因此體驗到第一次大成功;由於沒有事先申請專利,隨後世界各地市場上就出現了大量的複製或改版機台,而TAITO與SEGA在1973年7月幾乎同時推出,仿自ATARI PONG的《ELE-PONG》與《PONG-TRON》,則被認定是日本最早的商用電玩

乒乓年代(一):Davitronix 7N「冠軍」電視遊樂器 Read More »

有自我認同障礙的遊樂器:內建35款遊戲的「MegaDrive 35」

台灣時間七月十四日晚間,任天堂官方臉書趁著紅白機發售33週年(1983年7月15日)前夕,發布了令懷舊遊戲迷興奮的消息:內建三十種遊戲的 NES Classic Edition 即將推出。 這種主機對於 SEGA 授權的相容機種多如牛毛的 MD 迷來說,卻是早已司空見慣。例如筆者手邊這台手把造型,內建三十五種遊戲的 MD 相容主機「MegaDrive 35」,概念領先任天堂至少二十年。 不過,這台機器由裡到外都非常有

有自我認同障礙的遊樂器:內建35款遊戲的「MegaDrive 35」 Read More »

福和橋跳蚤市場尋寶行

在《小叮噹》的無數單元中,有一個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道具,就是可以製造礦脈的「合成礦山元素(合成鉱山の素)」,利用這道具,把想要挖掘的物品連同元素倒入地洞中,就可以製造出滿滿一坑道的銅鑼燒、電池、甚至玩具遙控車「礦脈」。 現實中,當然沒有這麼好的事情。要說有什麼體驗和這種「挖礦」趣味比較接近的話,想必就是逛舊貨店,以及跳蚤市場了。 從大學時代立志收藏老電玩開始,我便非常勤於在台中的各個跳蚤市場尋寶。在巔峰時期,不僅是假

福和橋跳蚤市場尋寶行 Read More »

【骨灰集散地專欄】遊戲的收藏及保存

前言 人類其實是這個地球上最狂野、最貪婪的生物,想要的東西都會千方百計去弄到手,用不到的也會放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因而衍生出「收藏」這種嗜好。 古董、郵票、名酒、石頭、漫畫或玩具,各種千奇百怪的物品都有人收集,而每種領域也都有所謂的收藏家及達人。那我們這些整天碰電腦、電玩的遊戲玩家收集甚麼呢?想當然是各類型的遊戲及相關周邊了。 遊戲磁片、光碟、卡帶、遊戲主機、或是早期的筆電及電腦,都會有特定的人士在收藏,所以本篇就以

【骨灰集散地專欄】遊戲的收藏及保存 Read More »

《神奇的電腦》與那些謎樣的知識來源

在收集老遊戲軟硬體跟文獻資料,例如攻略本、雜誌、專輯⋯⋯等等物品的過程中,多年下來,我養成了一個對錢包不太友善的習慣,就是只要任何東西跟(老)遊樂器,尤其是任天堂紅白機有一點關連,則我就會盡可能把它帶回家。 這本由泉源出版社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神奇的電腦》,屬於有一個時期很常見到的那類厚書皮精裝本漫畫百科兒童科普讀物,也符合了上面所述的「跟遊樂器有點關係」的標準。 這類科普童書對我來說雖然也瀰漫著一股懷舊氣息,但畢竟

《神奇的電腦》與那些謎樣的知識來源 Read More »

國際牌Pana Color TH-11彩色電視機,與城市中消失的邊緣人

就跟翻頁鐘或撥盤式電話一樣,在我的老遊戲軟硬體收藏胃口越養越大的同時,這類年代相近的老家電也逐漸引起我的興趣,雖然它們始終沒有成為我尋覓的重點,但是也佔據了一定的位置。 我的非遊戲相關收集品當中,體積最大的,就是這台1981年出廠的國際牌「Pana Color TH-11」11吋彩色電視機。 和其他一些來自資源回收場、近似免費撿回來的物品不同,這台彩色電視是幾年前,在台中東區南京路上鐵路局空置宿舍中的某個奇妙的舊貨攤

國際牌Pana Color TH-11彩色電視機,與城市中消失的邊緣人 Read More »

如何安裝一台撥盤電話,然後花三十秒打一通手機

你有多久沒用過撥盤來打電話了?或者,如果你年紀夠輕,也許你從來沒有用過這種方式撥電話? 這兩台一黑一橙的電信局600型撥盤電話機,是我個人在2001年前後,在台中霧峰的某個資源回收場尋找老電玩軟硬體時,連帶發現的「出土文物」。 在把它們帶回家之後,因為畢竟老家電不是我的主力收藏對象,這兩台電話機就又被我給遺忘了;一直到最近,才又重新清理外觀,然後確認它是否可以運作。 不出所料,就跟我從很多資源回收場找回來的收藏品一樣

如何安裝一台撥盤電話,然後花三十秒打一通手機 Read More »

理想電腦家庭的美麗幻影:倫飛「全家福」可攜式紅白機電腦

可攜式、紅白機、個人電腦。 回到一九八零年代,在個人電腦出現、興盛,以及以此為架構的電視遊樂器開始發展的時候,對於「遊樂器」和「電腦」的界線,並不如今日那般清楚。而試圖將其整合為一,打造「家庭娛樂中心」的期待,以及對這種似乎兼具生產力和娛樂性機器的可能性,都還有諸多想像。 這些並不僅止於想像,許多的想法被付諸實現了。諸如內建橡膠鍵盤、可以進行簡單程式或繪圖作業的遊戲機,或是主打遊戲功能的個人電腦,結合兩者功能強調寓教

理想電腦家庭的美麗幻影:倫飛「全家福」可攜式紅白機電腦 Read More »

WE M712「三十二年式手槍」盒子砲遊戲槍開箱小評

從2015年六月的發表至今整整一年,台灣偉益(WE-Tech)的毛瑟盒子砲GBB(Gas Blow Back)玩具槍在發售日期一延再延之後終於上市了。 至今為止,無論是日本或台灣的許多廠商,都發售過毛瑟軍用手槍的玩具槍,但是除了日廠MGC、Marushin及Marui早年推出過的操作槍或模型玩具之外,至今為止並沒有一把毛瑟玩具瓦斯槍將「擊發後槍機固定在後」的功能重現出來。 最早得知這把玩具的開發消息時,也曾經認為它或

WE M712「三十二年式手槍」盒子砲遊戲槍開箱小評 Read More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