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你喜歡果凍嗎?」——以 VR 重現《沙耶之歌》的主角視野

不管你是不是一位日系美少女遊戲玩家,只要讀者的宅齡在一定程度以上,也許或多或少都曾經聽過甚至玩過《沙耶之歌》(沙耶の唄)這部以病態視覺表現及劇情知名的成人遊戲作品。 一位日本同人遊戲製作者 @kano_sawa 去年底在推特上釋出了一段影片,把《沙耶之歌》遊戲中主角的視覺世界,以 VR 技術演算再現了。 画風転写+全天球画像+HMDで、沙耶の唄の世界を体験できるようにしました。 pic.twitter.com/Peo […]

「你喜歡果凍嗎?」——以 VR 重現《沙耶之歌》的主角視野 Read More »

製造緊張感的聲聲「Reload!」——《雙槍》

日文名稱:リーサルエンフォーサーズ 英文名稱:Lethal Enforcers 發售年代: 1993 年 10 月 29 日(Mega-CD 版) 1993 年 12 月 10 日(MD 版) 製作廠商:KONAMI 遊戲類型:飛行射擊 Beep! MD讀者投票平均(到1995.09): 7.8174(MEGA-CD 版) 7.785(MD 版) 回想起一九九〇年前後的光線槍大型電玩機台,認真說來只有在台灣俗稱為「烏

製造緊張感的聲聲「Reload!」——《雙槍》 Read More »

《媽媽剪紙說故事》——展現民俗的床邊故事,真的嗎?

現在的孩子若還願意讀故事書,不曉得還會不會碰到以前那種高落差的閱讀經驗。 當家人帶回一本或一套新書時,我們只能像開福袋一樣隨機接受參差不齊的品質——文字可能是含混的翻譯,也可能好到長大都忘不掉;有些題材可以一讀再讀,但也有那種不敢再翻第二次的內容。小孩有種神奇的包容力,可以把大人說好或說壞的所有東西,都當成一種新鮮事來熱切擁抱,並形成某種日後品味的基調。 不過也有些東西,我們在第一時間就會做出直覺評價——好比說,插圖

《媽媽剪紙說故事》——展現民俗的床邊故事,真的嗎? Read More »

Re-Unboxing:台製仿 LS Thompson M1921 AC Military Type 手拉空氣槍

從小時候開始過年去逛西門町,尤其是逛萬年大樓四樓,已經成了一種幾近儀式性的習慣;即使在成年之後,再也不需要大人的許可或陪同,只要想去隨時都可以去,但到了農曆新年假期時,比起大老遠跑到山上或海邊吹著北風「走春」,御宅如我還是比較喜歡搭個幾站捷運出西門站,然後逆著人流直奔萬年大樓。 儘管如此,隨著台北宅物的流通重心移往(台北車站)地下街北側的不可逆趨勢越來越明顯,雖然萬年四樓還是有很多老店,但這幾年之間也有些經營多年的店

Re-Unboxing:台製仿 LS Thompson M1921 AC Military Type 手拉空氣槍 Read More »

懷舊遊戲紀行(六)日本埼玉 SKIP City「來玩吧!遊戲展 Stage 2」

隨著近年懷舊遊戲風潮的興起,世界各地也有愈來愈多電玩博物館,與以遊戲歷史為主題的展覽出現。由日本埼玉縣「影視產業企劃園區 SKIP City」所企劃的「あそぶ!ゲーム展」(來玩吧!遊戲展)就是其中一個。 「あそぶ!ゲーム展」在 2015 年首次展開時,就有特別加上「Stage 1」與副標題「數位遊戲的黎明」(デジタルゲームの夜明け),暗示了這個展覽可能會有一系列連續的內容。果然,在「Stage 1」展期結束的半年多後

懷舊遊戲紀行(六)日本埼玉 SKIP City「來玩吧!遊戲展 Stage 2」 Read More »

沒人說參加女子大學考試的考生,一定是女生

因為綾瀨遙主演的《八重之櫻》,讓很多人認識了新島八重這位日本女子教育界的先鋒。自她在 1876 年創立了同志社女學校(後來的同志社大學之前身)開始,影響了日本女性教育的內容與制度。1900 年,另一位先瞻遠矚的女性教育家津田梅子,也在東京成立了女子英學塾,一直到戰後的 1948 年,津田塾大學正式成立,至今仍然是日本少見的純女子大學,強調女性自主、自信、自尊的教育方針。 但是,津田塾大學可並沒有因為只招收女生,而降低

沒人說參加女子大學考試的考生,一定是女生 Read More »

十年前,我們都在看這些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2016 年 11 月 27 日,在官方舉辦的《Code Geass》十周年紀念活動中,導演谷口悟朗在台上宣佈,名為《Code Geass 復活的魯路修》的新作將會開拍。谷口悟朗強調,這部動畫是十年前的《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的續篇,標題中的「魯路修」三字,也並非同名同姓的其他角色,而是如假包換,那個自稱為「Zero」的魯路修——也就是說,那個男人,從「零之鎮魂曲」中存活下來了。 聽罷這個震撼的消息後,

十年前,我們都在看這些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Read More »

收藏家的人間地獄:一夜失去一千款 FC 卡帶的男人

本來身為一個評論型網站的主編,應該避免寫一篇內容大多出自翻譯的文章,然而以下要敘述的這個故事實在太過震撼,所以或許是該為這個不幸的當事人破例一下。 各位讀者也曾經有自己心愛的收藏品——無論是書籍、玩具、音樂 CD——被突然間處分掉的經驗嗎? 今年十月二十八日,在由日本讀賣新聞營運的讀者投稿網站區塊「發言小町」,有一位已婚男性發文投書,文章標題是〈我的收藏被妻子隨意拋售掉了(抱怨)〉(コレクションを妻に勝手に売られた(

收藏家的人間地獄:一夜失去一千款 FC 卡帶的男人 Read More »

以日幣六十一萬元結標的 MD《俄羅斯方塊》盒書

在任何嗜好與收藏領域,或多或少都有所謂「夢幻逸品」的存在,懷舊遊戲當然也不例外。以遊戲相關的物件來說,這些逸品可能是年代久遠因而存世稀少的主機、遊戲或出版物,也有可能是往年媒體活動公關禮品,或抽獎獎品等原本就並非量產品的稀有物件。 而其中,更有某些雖然已開發完成或接近完成,卻因為種種內外部因素而胎死腹中的產品。 這星期,一個出現在日本 Yahoo 拍賣上的賣場,引起了老遊戲收藏家的注意,更勾起 SEGA 愛好者們心中

以日幣六十一萬元結標的 MD《俄羅斯方塊》盒書 Read More »

她的音符,編織了一條日本戰國史的大河

日本電視節目製作嚴謹,可不是字面上說說而已,從方方面面檢視節目效果背後的用心製作,都能令他國為之汗顏。 比如,過往台灣演藝圈常說本節目「耗資千萬打造燈光效果」云云;有錢當然好辦事,但錢如果只花在佈景治裝上,那往往不但望之即忘,還不免沾染財大氣粗的氣息。日本文化講究的「おもてなし」(不假修飾的招待)在電視節目裡也處處可見,即便從最小處觀之——節目裡的過場配樂,都是一門學問。 例如畫面上來賓做菜,多半襯上的是來自《Q 比

她的音符,編織了一條日本戰國史的大河 Read More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