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 GBC 音量加大改造全紀錄
GBC(Gameboy Color)有著先天音量過小的缺陷。如果周圍環境音量大了一點,即使調到最大聲,幾乎還是完全聽不到聲音的。在好友輝哥的建議下,我到露天買了一個 AUDIO AMP 來改造,一改果然立刻見效。 改造前後的音量差異。 同好朋友看到後,也想請我幫忙處理,無奈這顆 AMP 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我去淘寶買了一顆看起來一模一樣,卻便宜一半左右的 AMP 來安裝。沒想到,裝完後卻完全沒有聲音,只有「滋滋」的電流 […]
GBC(Gameboy Color)有著先天音量過小的缺陷。如果周圍環境音量大了一點,即使調到最大聲,幾乎還是完全聽不到聲音的。在好友輝哥的建議下,我到露天買了一個 AUDIO AMP 來改造,一改果然立刻見效。 改造前後的音量差異。 同好朋友看到後,也想請我幫忙處理,無奈這顆 AMP 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我去淘寶買了一顆看起來一模一樣,卻便宜一半左右的 AMP 來安裝。沒想到,裝完後卻完全沒有聲音,只有「滋滋」的電流 […]
台灣的遊戲產業起步非常早,在 Atari 2600 時期,普澤公司便原創設計了一款《芭比流浪記》遊戲,Apple II 時期更有第三波、精訊電腦等公司開始投入遊戲發行及自製。 由於早期的電腦皆是英文介面,並沒有為台灣中文環境專門設計的字型軟體或系統,因此遊戲若要顯示中文字型,就得用圖形耗費時間一個個組合出來。這些由本身愛好遊戲的程式設計師費盡心力作出來的中文遊戲,自然會讓玩家印象深刻。 在 1985 至 1995 這
【骨灰集散地專欄】消逝的經典遊戲公司(六):台灣特輯 Read More »
每當談及「香港人、臺灣人是否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時,總會有人拉上「在西方人眼中我們全部都是 Chinese」這個說法。 身為一個讀歷史的人,自然地,我可以指出,其實這種粗糙歸類是很常見的。例如在中世紀的中東,會把所有歐洲人——不管你是住在法國的基督徒,還是住在波蘭的基督徒,都稱之為「法蘭克人」;而早期的中世紀名著《Tirant Lo Blanc》裡,他們也把所有的穆斯林稱之為「摩爾人」。其實即使到今天,我們也有很多人
你知道《天外魔境》中的「偽日本」嗎? Read More »
雖然 SEGA 從 Dreamcast 之後就轉型為軟體商,不再推出自家品牌的家用主機,但 SEGA 從 2003 年起,就一直在自己的企業網站上為過往曾經推出的家用主機保留了一個位置,這就是「SEGA 硬體大百科」(セガハード大百科)。從網頁開設起,只更新到 SEGA Saturn 世代為止的大百科網頁雖然一直沒有明顯的更新,卻也是念舊的死忠 SEGA 玩家與粉絲,在「緬懷先烈」時重要的參考與權威資料。 沒想到這個
跟 SEGA 玩場賓果吧!「SEGA 硬體大百科」全新改版 Read More »
你知道 Gameboy 也可以用來拍照嗎?1998 年,任天堂曾經推出過 Gameboy 專用周邊「Pocket Camera」(歐美稱為 Gameboy Camera),能夠使 Gameboy 化身成為一台數位相機,效果在當時而言十分新奇! 實際上,Pocket Camera 的規格極低,只能夠拍攝 128×112 尺寸的四色灰階照片。但既然它是任天堂的產品,功能規格反而是其次,重點是在於娛樂性。使用者在拍攝完照片
低傳真少年:讓 GB 化身 Lo-Fi 相機的「Pocket Camera」 Read More »
上篇〈烏茲世代:固定式光槍街機系列考(上)〉當中介紹了 TAITO 在那段時期推出的幾款定向光槍街機遊戲。基於模仿就是最好的致敬(?),接下來要介紹兩款 SNK 公司在八〇年代末「烏茲世代」時期所推出的兩款類似 TAITO 作品的固定式光槍街機。 Mechanized Attack 《Mechanized Attack》推出於 1990 年,可雙打。光槍造型是 UZI 式的,該遊戲推出時間晚於《Operation T
【宅爆突擊隊專欄】烏茲世代:固定式光槍街機系列考(下) Read More »
八〇年代末期到九〇年代中期,在 PC 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開始流行前,想要在電玩世界裡體驗射擊樂趣,少不了「烏茲衝鋒槍」式的街機。 「烏茲衝鋒槍」並非這類街機的正式名稱,上頭的光槍也不是每款都是 IMI UZI 造型。但對於禁槍、軍盲且語文能力偏低的台灣社會來說,用「烏茲衝鋒槍」來稱呼這類機台,是最簡單易懂的。所以將錯就錯,不管它原本叫什麼,都稱為「烏茲衝鋒槍」就對了。 在台灣各地開始大力掃蕩電子遊樂場之前,無論是在遊
【宅爆突擊隊專欄】烏茲世代:固定式光槍街機系列考(上) Read More »
芭樂密技有些是店家及玩家間誤傳或捏造,有些則是雜誌刻意流出的假密技。無論是真芭樂或是假芭樂,都讓當時甚至今日的玩家花了不少心思苦心鑽研,甚至成為同儕間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上篇介紹了一些流傳已久的芭樂密技,以下繼續介紹更多有趣的密技傳言。 芭樂密技追追追 一、《超級瑪莉兄弟》的 256 關(FC) 每次提到這個 256 關的話題,朋友總是嗤之以鼻笑著說:「超級瑪莉 8-4 破關後就循環回到 1-1 開始,怎麼可能有 2
【骨灰集散地專欄】懷舊遊戲芭樂密技追追追(下) Read More »
一位天文攝影師 Alexander Pietrow 最近拍攝了一組月球表面與木星的數位照片。天文攝影師拍月球、拍木星,似乎沒有什麼稀奇,只除了:他是史上第一位使用一組安裝在天文望遠鏡上的 Game Boy Camera,拍攝木星的天文攝影師。 1998 年由任天堂發售的 GB 照相機(日版名稱為「Pocket Camera」),是一款安裝在 Game Boy 上的黑白數位相機,擁有 128×112 像素的 CMOS
史上第一位用 Game Boy 照相機拍下木星的男人 Read More »
所謂密技,係指在遊戲中透過「不正常」的方式來改變遊戲過程或內容,藉以降低難度,例如增加生命、無敵或跳關,都屬於密技的範疇。大部分的遊戲密技是廠商為了測試或增添趣味性而加入,也有一部分則是遊戲中未被測出的 Bug 被玩家發現,而這些 Bug 可讓遊戲更容易破關。玩家若要使用密技,通常必須在特定情況或畫面下輸入指定的一連串按鍵,或拿到指定的特殊物品。早期由於資訊取得不易,口耳相傳之下,一連串的芭樂密技醞釀而生,每個區域、
【骨灰集散地專欄】懷舊遊戲芭樂密技追追追(上)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