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中回顧戰後:反共抗俄的臺灣版《世界的歷史》第十六冊

1987 年臺灣廢除漫畫審查制度後,多家出版社迅速抓住商機,將在日本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學習漫畫引進臺灣,成為當時童書市場上表現亮眼的商品。其中集英社在 1986 年陸續出版的《世界の歴史》,就被以授權出版科普雜誌而聞名的牛頓出版社正式代理引進臺灣。

這支明星商品,很快就有地球出版社和暢文出版社跟進發行未經原著作權人授權的版本。不過正如義大利史學家 Benedetto Croce 所說,「所有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套在 1980 年代中期由集英社出版的世界史學習漫畫,反映的自然是 1980 年代的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史,而且是當時的大人想要告訴下一代的歷史論述。對當代的臺灣讀者來說,古代、中古,甚至是近代初期的歷史,對日本和臺灣來說,都可以用疏離的旁觀者角度來對待。但是到了第十四冊以後的近代史以後,臺灣、日本、中國的角色與歷史認知,因為史觀的不同而互有出入。

在剛剛經歷過戒嚴,動員戡亂尚未結束,民主化才剛起步,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尚未鬆動的 1980 年代末期,就算沒有漫畫審查制度,臺灣各家出版社的自我審查也讓他們在各自的版本中,主動刪改了不符合國民政府史觀的內容。在第十四冊,三家出版社都將國民政府「尷尬的民初」修改成符合國民黨標準的歷史。在第十五冊,他們也盡力排除共產黨壯大的內容,用「國民黨帶領八年抗戰」的歷史論述來取代。不過在第十四和十五冊,修改的範圍大致都限制在有關中國歷史的一兩章,還不算大規模的改動。

但是屬於戰後當代歷史的第十六冊,集英社原版的內容反映的是 1980 年代的日本人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的世界,以及當時日本與世界的關係。這兩個觀點構成了第十六冊的上半與下半,算是一個連結過去與現在,並且展望未來的收尾。然而對還在冷戰架構上與「竊占大陸的共匪」對立的臺灣來說,日本對戰後歷史的觀點顯然有許多與當時臺灣主流史觀不相容之處。而且依照當時臺灣翻譯的習慣,他們總要把日本的人名、地名改成臺灣的,從現在的眼光來說可是過剩的 localization。

因為這兩個原因,三家臺灣出版社都對《世界の歴史》第十六冊做了比前面兩冊更大幅度的修改。其中修改最多的地球版《小歷史》,幾乎可說被改得面目全非。

要分析臺灣的出版社對第十六冊的修改,我想應該分成上下兩部分來談。第一到第三章構成了第十六冊的上半部,集英社原版有 82 頁,內容從 1945 年到 1975 年結束;第四章單獨作為下半部,以日本一家人的生活,帶出 1975 年以後的世界局勢,長度也有 70 頁。對臺灣的出版社來說,上半部的「問題」和第十四、十五冊一樣,出在當時臺灣與日本對近代歷史的史觀不相容,所以要一邊翻譯,一邊改作,把臺灣版修改成符合國民政府史觀的論述。下半部雖然也受到國共對抗的政治現實所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將整個故事做 localization 的問題,在細節上的修改比上半部更多,討論的著眼點也將會不一樣。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先處理第十六冊封面、章節構成,以及正文的上半部(第一章到第三章)。下半部因為改編的性質不同,應該另做一文討論。

封面人物

這一看就知道麻煩大了啊(笑)。「毛匪澤東」竟然直挺挺地站在前排右二的位置,旁邊是更大隻的「蘇聯赫酋」赫魯雪夫,後面則是「北越共酋」胡志明。赫魯雪夫和胡志明,或許還可以當作世界局勢的一部分來客觀看待,但是與國民黨「漢賊不兩立」的毛澤東可就不行了。

牛頓版將毛澤東的位置換上蔣介石,算是一個安全且合理的選擇。比較同時期牛頓代理集英社出版的《中國的歷史》第十冊,會發現牛頓也選擇用蔣介石代替封面上的毛澤東。從封面上蔣介石半身像的筆觸來看,應該和第十四、十五冊改繪的頁面一樣,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地球版選擇的替代人物則是蔣經國,他在 1988 年 1 月 13 日去世,不過是地球版出版的半年前而已。從現在的後見之明來看,蔣經國的去世可說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那個舊時代的氛圍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淡去。在第十四、十五冊的改編中強烈擁護國民政府史觀的地球出版社,就在正文的漫畫後加入了〈追思與緬懷故總統經國先生〉、〈蔣經國先生的故事〉、〈經國先生說故事〉、〈蔣經國先生大事年表〉,總共 16 頁紀念蔣經國的特刊,用他來作為世界史的結尾。

地球版緬懷蔣經國專章摘錄

至於在三個版本中最晚上市(1989 年)的暢文版,倒是秉持著一貫的「節能」風格,沒有費事地把毛澤東消去,就這樣原原本本地把集英社的封面刊出來。當然,可能也是社會氛圍的改變,讓晚出的暢文出版社認為在封面上有個毛澤東也不會怎麼樣,就省下改繪的功夫了。

其實再多看一眼集英社版第十六冊的封面人物,可以發現自由世界陣營的角色只有美國總統甘迺迪,與之對立的共產陣營則以笑盈盈的赫魯雪夫為代表。其餘的人物——毛澤東、胡志明、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塞、迦納總統恩克魯瑪,都是在冷戰期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交好,以及推動不在美蘇兩大陣營中選邊站的「不結盟運動」的重要角色。看著這樣的卡司,會不會有「社會主義天國」即將到來的感覺?別的不說,日本共產黨的報紙《赤旗》,發行量正是在 1980 年來到最高峰呢。

章節架構

翻開封面,再來看看第十六冊的章節架構。第一章講冷戰的開始,焦點放在歐洲鐵幕的形成,以及決定亞洲冷戰局勢的國共內戰與韓戰。第二章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率領的不結盟運動,在冷戰二極對立中的架構中興起的亞非諸國,再用對日本衝擊甚大的第五福龍丸事件,帶出歐美強權毫無節制的核子試爆對地球環境的傷害,最後再以美蘇雙方各自克制的古巴危機收尾。

第三章前半,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俄在美蘇關係緩和後的對立,以及這樣與美蘇二強對立的姿態如何吸引亞非國家的景仰,進而支持北京政府取代臺北成為聯合國的中國代表,美國也不得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章後半講越南戰爭,當然也把美國描寫得灰頭土臉(雖然也是事實),最後西貢市民歡聲迎接北越軍隊及越南統一。

牛頓版第十六冊各章扉頁

正式授權代理的牛頓版,在第十六冊中沒有刪減任何一個章節,僅在文字翻譯上更動少許不適合 1980 年代的詞語。

暢文版則稍為敏感一點,大概是要避免「為匪宣傳」,拿掉了第三章第一節「中國與蘇俄的對立」,所以也就避開了中美建交和蔣介石政府退出聯合國的尷尬歷史。不過臺灣的三家出版社中,自我審查最強烈、最敏感的,還是地球出版社。

在地球版中,原本的四章被整合成三章,刪除「亞非各國的興起」和「中國與蘇俄的對立」。刪除前者的理由大概是因為周恩來的版面太多,後者則與臺灣宣傳的「淪陷區人民苦難的生活」有太大出入,更不說還有中美建交。總之,地球出版社和暢文出版社一樣,都為了避免「為匪宣傳」,刪除了他們認為不適切的內容。

不過,這樣一刪,原本的第二、三章都只剩下一半的內容,地球出版社就把「核子戰爭的危機」(原 2-1)、「越南戰爭」(原 3-2)和「中國統一與朝鮮戰爭」(原 1-3)整合起來,以原書第三章作為章節標題,成為地球版的第二章。但各位一定從表格上發現,地球版還有一個小章節「一二三自由日的由來」。這是地球版的原創部分,接下來我們就要一頁一頁比對各家版本的差異。

第一章:超級大國間的冷戰

第十六冊第一章總共有 32 頁,第一節是二戰的兩大盟友美國與蘇聯在戰後分道揚鑣,以及隨之而來蘇聯封鎖西柏林的行動。這部分臺灣的三家出版社都忠實地翻譯出版。但到了第三節「中國的統一與朝鮮戰爭」,就是讓臺灣的出版社頭痛的地方了。首先是標題,從日本的角度來看 1949 年國共內戰的結果(嚴格來說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果),的確可以說是「中國統一」。但是從國民政府史觀來看,那應該要叫做「大陸淪陷」,所以臺灣的三個版本都做了相應的修改。

集英社版《世界的歷史》並沒有詳述國共內戰的過程,只藉由敗退的國民革命軍說出雖然武器先進,但被中國國民孤立,然後畫出共產黨受到農民歡迎的樣子。接下來的第 28 和 29 頁,上半部是一個跨頁,描述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畫面,第 28 頁下半部則是蔣介石退守臺灣,杜魯門擔心朝鮮半島也即將被赤化,然後帶到第 29 頁下半韓戰爆發。

牛頓版把原版第 27 頁國民革命軍所說的「被國民孤立」台詞改成「統戰伎倆如此可怕,蠱惑了不少人民」,再把共軍受歡迎的場面,連同隨後的跨頁,全部改繪成國民黨軍民撤退臺灣。當然,這是站在外省人角度描繪的 1949 年,最近漸漸從主流淡出,但在 1980 年代這樣的歷史論述卻是檯面上唯一的說法。

地球版把共產黨獲勝的原因歸咎於「經過八年抗戰之後,國軍的力量已經削弱很多」,無法與蘇俄支持的中共對抗,而非失去國民的支持。地球版的漫畫家也插入一格共產黨沒收人民財產的場景,把共產黨描述得像強盜一樣。翻過去的跨頁則被地球版取消,挪動蔣介石撤退與杜魯門的憂心,再把空白處用貶低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以及讚揚國民黨的「臺灣的富庶繁榮,不輸給其他先進國家!」來補白。

暢文版和地球版的處理方法類似,一樣把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對日戰爭與蘇俄支援,在空白處用說明補充貶低共產黨與讚揚國民政府的文字。原版的第 28 和 29 頁則融合成一頁,以致之後韓戰的篇幅,部分的左右頁與集英社原版有所出入。

國共內戰之後,接下來就是 1950 年爆發的韓戰。集英社版的內容依序描述了南北韓開戰、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增援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以及雙方在北緯三十八度線僵持,在差點動用核子武器的情況下,最後於 1953 年停戰。

牛頓版忠實地翻譯了這幾頁,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但是地球版和暢文版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的敘述做了修改。暢文版的作法是完全抹掉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韓戰中的角色,彷彿只有北韓一個共產勢力而已。地球版保留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義勇軍」介入韓戰「抗美援朝」的描述,但卻修改了「義勇軍」的表情。在原版中意氣揚揚的軍人,在地球版中變得垂頭喪志,還在旁白中補充了一大段批評中共以冠冕堂皇的口號徵召無知青年當砲灰的文字,內容冗長,畫格都快寫不下了。

地球版和暢文版也對原版第 33 頁做了修改。地球版將該頁戴小帽的共軍士兵改繪成戴鋼盔的聯軍士兵,再改寫對白框,讓原本描述「共軍的英勇使聯軍難以對付」的這兩格,變成了聯軍單方面進擊的樣子。此外,原版第 33 頁左半延續右半共軍的攻勢,在朝鮮半島的輪廓上描繪北韓軍將南韓軍驅趕到北緯 38 度線以南的樣子,南韓軍背朝北,名符其實的「敗北」狀態。

地球版和暢文版都無法接受南韓軍敗北的模樣,也都把面朝讀者的南韓軍人改繪成背朝讀者,製造出與北韓軍面對面相抗衡的樣子,地球版還多加入一句批評杜魯門打壓國民政府的話。刻意消除南韓軍不光彩的樣子,大概是臺灣的出版社對南韓這位「反共兄弟之邦」的迴護之筆吧。別忘了,1980 年代的大韓民國還是中華民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也是東亞唯一的邦交國。

在地球版中,對韓戰故事的改編還有後續,下一頁就插入五頁原創的「一二三自由日的由來」,交代了前面愁眉苦臉的「義勇軍」上戰場之後決定「投奔自由」的故事。這個事件從一開始就被聯軍和國民政府操作成證明共產主義失敗的宣傳例證,一直到 1990 年代初期都還是臺灣政府宣傳的重點。

不過地球出版社將這些「反共義士」描述成陣前投奔,與事實不符。他們其實是被聯軍俘虜後,不願意被遣返回中華人民共和國,希望能到「自由中國」生活,才促成這個事件。地球出版社的改繪並不止於一二三自由日,他們似乎對集英社版的板門店協議也不滿意。在改繪的畫格中,地球版增加了北韓持續在朝鮮半島與海外策畫破壞行動。現在我們可能會把北韓的種種行動當作笑話看(連個飛彈都射不好),但在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北韓的任何動作都比現在更讓人緊張。

地球版原創故事「一二三自由日的由來」

第一章的最後兩頁說的是美日安保條約的簽署,以及警察預備隊(自衛隊的前身)的成立,還有滿頭大汗地解釋「警察預備隊不是軍隊」的日本國第一任首相吉田茂。從這裡可以察覺集英社版的編者對日本保守政治勢力的不信任,這就不難解釋他們對社會主義所抱持的好感。不過地球版和暢文版似乎覺得那是日本的事,對臺灣讀者不重要,也不需要知道,所以他們的第一章都以舊金山和約的簽定作結,原版第 35 和 36 頁就被刪除了。

第二章:追求和平


牛頓版的第二章繼續忠實地翻譯了集英社版的第二章,依然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六冊第二章是周恩來的名字首次出現於牛頓版。雖然周恩來在第十四冊第三章就已經以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的身分出場,被描繪成校長蔣介石的副官,並說要一起繼承孫中山的遺志,但是牛頓版在第十四冊把周恩來的名字隱去,使他變成一位無名的軍官,直到第十六冊才讓「中共總理周恩來」出現。

周恩來無疑是第十六冊第二章前半的要角,相較於用路人臉描繪的西方大國外交部長,1954 年周恩來跟印度總理尼赫魯一起發表「和平五原則」,是這部分唯二有名字的角色,使西方大國的路人臉官員感嘆「美蘇等大國以後無法囂張了」。 接下來周恩來又在萬隆會議上發表「求同存異」的方針,獲得亞非諸國的同意,通過「萬隆十原則」,激起中東和非洲各地的民族獨立運動。

第二章前半的六頁可說是周恩來的主場,但在地球與暢文兩家出版社眼中,周恩來在國際場合的活躍不只是「為匪宣傳」,也反襯出 1980 年代臺灣的國際孤兒處境,所以這兩家出版社都不讓周恩來出現。暢文版保留了蘇伊士危機,這在原版中是被描繪成萬隆會議所激發的民族獨立運動之一,暢文版則用文字框說明這是因為埃及向共產陣營傾斜,導致美英兩國停止亞斯文水壩的資金所造成的衝突。

其實,集英社原版在此偏離了歷史,誇大了萬隆會議對蘇伊士危機的影響。雖然萬隆會議上,周恩來與埃及總統納塞的會面,的確使埃及往共產陣營傾斜,但要說萬隆會議的精神影響埃及的民族運動,則有點牽強。阿拉伯民族運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已經發起,埃及在 1922 年獨立,納塞則在 1952 年就透過政變上臺,從英國手中獲取全面性的獨立。這全發生在 1955 年萬隆會議之前。蘇伊士危機是這一連串發展中的一環,不是萬隆會議的結果。

暢文版除了蘇伊士危機以外,也保留了之後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以及卡斯楚領導革命建立古巴的社會主義政權的敘述。不過地球版對於獨立運動也相當敏感,不只刪掉前面的周恩來,連後面的獨立運動也都刪光光。

這樣嚴格的自我審查,要放在 1980 年代「三合一敵人」這個概念下來理解。所謂的「三合一敵人」,就是當時國民黨用來稱呼海外臺獨人士、島內黨外人士、中國共產黨這三個威脅其政權的敵人。他們認為這三者互相勾結,所以其實是同一個敵人。在「亞非諸國的興起」這一節中,不但有「中共匪酋」周恩來,還有拿著槍的獨立運動,再加一個共產革命的卡斯楚。三個敵人全部到齊,實在太危險了,所以地球出版社不敢讓小朋友知道這些事,免得被罵「這樣怎樣教小孩?」

第二章後半「核子戰爭的危機」,臺灣的三家出版社都沒有做太大的修改,只有地球版似乎為了湊彩頁,把集英社版黑白的第 50、51、54 頁塗上顏色。

第三章:變動中的世界


第二章中,周恩來的活躍讓自我審查的臺灣各出版社煞費苦心,但他們的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早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第三章中也有重要的份量。第三章開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蘇俄的技術協助,進行工業化與基礎建設的場景。下半部跨頁的武漢長江大橋,可能引用自 1964 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二角紙鈔,或是當時類似的宣傳照。

不過,中蘇之間的友好關係,翻了頁就變了樣。延續第二章後半「核子戰爭的危機」中描述的美蘇和平共存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俄的關係開始惡化,氣沖沖的毛澤東和焦急的周恩來不斷表達對蘇俄的不滿,最終造成蘇俄顧問撤離,中國共產黨決定以自己的力量建設新中國。這種不與美蘇等大國妥協的態度,貫穿了 1960 年代的中印邊界紛爭、反對大國核子禁試條約,以及中蘇珍寶島事件。在集英社版的論述中,這樣不與強權妥協的態度,促使亞非諸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在臺灣的國民政府,於 1971 年加入聯合國;在這樣的氣勢下,美國也沒有理由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半段就以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收尾。

不過集英社版的歷史論述也不能說沒有問題。他們完全迴避了 1958 年到 1976 年間造成中國重大災難的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錯誤政策,而且延續了第二章的論調,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描繪成不畏美蘇兩強,令亞非諸國敬重的國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迴護的同樣筆法,在同時期的《中國的歷史》第十冊的照片集中也可以看到。

雖然集英社原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此友善,但是這樣的論述要讓剛經歷戒嚴統治,國民政府還在動員戡亂的臺灣出版社忠實翻譯,恐怕不是簡單的事。

不過獲得正式授權的牛頓版,還是完整地收錄第三章前半「中國與蘇聯的對立」的漫畫內容,只在旁白和對白做了一點點小修改。第一個修改在原版第 68 頁,在此共產黨諸人說「聽說最近赫魯雪夫要訪問美國,竟然要去幫助臺灣的蔣介石的美國,我們要嚴正抗議」,但是牛頓版把美國幫助臺灣這段話刪掉了。我想不出為什麼牛頓版要刪掉這句話。

第二個修改在第 72 頁,原文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亞非諸國和其它各國的支持,代替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臺灣),加入聯合國」。牛頓版在此站在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改成「中共在亞非各國的支持下,排擠掉中華民國政府(臺灣),加入聯合國」。

第三個修改在第 73 頁,尼克森訪問中國時的旁白,原文用一種大勢所趨的語氣說「到頭來美國也沒有理由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牛頓版則是輕描淡寫地說「美國終於承認了中共」。牛頓版的修改似乎沒有明確的邏輯,對話框的尺寸還有很大的餘裕可以完整翻譯,我也想不出不完全翻譯出來的理由。或許只是像暢文版一樣「節能」,趕結案吧?

不過折木奉太郎的「節能」,不只是「沒必要的事不要做」,還有「不做不行的事就簡單明快處理」。對自我審查嚴格的地球版和暢文版來說,「中國與蘇聯的對立」這節就是不得不處理的部分。

地球版的做法真的很節能——直接把這節全部刪掉,完全省下修改的功夫。只不過這並沒有達到刪減頁數的效果,因為書的頁數要合臺數,刪掉的頁面最後還是要用前述緬懷蔣經國的頁面來補。暢文版的「節能」更是徹底,也是全部刪除這節的內容,而且在刪減時應該有注意合臺數的問題,所以沒有補進內容,使得暢文版的第十六冊比其它冊稍薄一點。

第三章後半敘述的是越南戰爭,這部分的內容對臺灣的出版社來說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最後一格敘述北越軍隊進入西貢,市民歡聲迎接的畫面卻還是有點敏感。

牛頓版沒有改動畫格,只用反共的立場改寫旁白,把集英社版平鋪直敘的文字,改成「翌年,南北越統一,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終難逃噩運」。這段話放在那個離〈南海血書〉(1978 年國民政府虛構的反共宣傳)還不遠的年代,尚不難理解他們選擇此立場的心態。不過這樣的旁白,與畫面中熱烈迎接北越軍的市民好像有點不搭調。

地球版在旁白加上「整個越南淪入共黨手中,一場大屠殺立即展開,因此,才有後來的『越南難民』逃亡期」,並且塗掉開心的市民,畫上共軍槍殺平民的畫面取代。暢文版也改寫旁白,用了和地球版一樣的論點,也提及「越南海上難民」,只差沒寫到〈南海血書〉了。不過對於畫面,暢文版的處理還是一貫地節能,把開心的市民塗掉之後只畫上黑壓壓的人群,反正看得出來在演什麼就好。

第三章最後一個修改在原版本章結尾第 82 頁,是亞非諸國領袖的照片,當然也有「和藹可親」的毛主席在內。地球版和暢文版都直接刪掉這一頁,牛頓版則用他的死對頭蔣介石代替,照片來源就是當時公家機關隨處可見的蔣公遺照。話說回來,不管是集英社版還是牛頓版出版時,蔣、毛兩人都已經過世十年以上了,但他們的幽靈顯然還在許多人心中久久未散。

《世界的歷史》第十六冊前半小結

其實從《世界の歴史》第十四冊一路看下來,集英社版的歷史論述對中國共產黨之友善,可說是一冊比一冊明顯。這樣的態度,可能要放在 1960 年代末期日本社會運動的脈絡中來理解。這一波的社會運動以 1968 年至 1969 年間阻止美日安保條約延長的第二次安保鬥爭,結果擴張到席捲日本各地大學的全共鬪運動為開端。

全共鬪運動對毛澤東發起的文化大革命,以及其中的暴力元素採取讚美的態度。對他們來說,這種受到社會主義思想所激發的暴力,是用來對抗國家暴力的武器及工具。但是似乎也有人只是沉浸於這種革命氣氛中,並沒有仔細思考整個脈絡。這樣的風潮,在 1970 年代又與成田機場問題匯流,一方面日本政府強橫徵收的態度引發社會反感,圍繞著成田機場的美日安保、越戰、和平憲法的問題,使整件事情越來越複雜。

雖然成田機場抗爭在 1978 年激進派對電車進行攻擊以後,因為逐漸失去民眾的支持而變得低調、膠著,但我想這股左翼勢力還是繼續流動到社會的各角落,1986 年集英社版《世界の歴史》近代史部分對中國共產黨的友善態度,以及故事中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閃閃發光的主角威能,可能就是 1970 年代日本社會運動的餘波。

從集英社版《世界の歴史》的參與人員名單中,並找不出明確傾向左翼的證據。不過這麼在意集英社對中國的友善態度,是不是也算生在反共抗俄年代末期的我自己的一點小小執念呢?

關於作者

發表迴響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