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臺灣的出版社趁著出版自由的恢復,以及漫畫審查制度的終結,大量翻譯日本學習漫畫搶攻童書市場。
其中集英社在 1986 年前後陸續出版的《世界の歴史》被牛頓出版社以正式授權的管道引進臺灣,隨後又有地球出版社和暢文出版社的未授權版本,在短短十四個月內就有三個版本出現,可說反映了當時童書市場的大量需求。
不過,日本的學習漫畫被引進臺灣時,臺灣的出版社都針對臺灣「民情」做了一些調整。之前我們已經在〈臺灣版學習漫畫《世界的歷史》到底修改了什麼?十五卷第四章的秘密〉一文中討論過集英社版《世界の歴史》描述中國共產黨發展的篇章,如何被臺灣的出版社用改繪、刪減等手法掩蓋,以符合當時臺灣主流的國民政府史觀。現在我們稍微往前一點,看看臺灣的出版社如何處理同樣令國民政府尷尬的第十四冊第三章。
動盪的民初:二十一條要求、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集英社版《世界の歴史》第十五冊第三章的標題是「中國的革命運動」,敘述的是從 1912 年民國成立到 1928 年蔣介石北伐成功這十六年的歷史。這段在臺灣被稱為「民初」的歷史,在國民政府史觀中有不少令人尷尬的部份。主要的問題,在於國民黨必須掩蓋國民革命軍也是軍閥的事實,以及在孫中山聯俄容共指導下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後來清除共產黨員造成的寧漢分裂等負面歷史。
本章第一節是「日本的大陸進出與五四運動」,故事從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向德國宣戰並佔領德國租借的青島開始,次年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 最後在日本的強大壓力下,袁世凱只好同意(還拿出手帕擦汗)。接下來轉到中國知識界對二十一條要求的反應,用陳獨秀與柏文蔚在餐廳的對談帶出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洋新文化的衝突,宣告指標性的《新青年》的創刊,再帶到胡適與魯迅用白話文寫作所帶來的風潮。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凡爾賽宮舉行的巴黎和會帶給中國收回利權的希望,但日本代表強勢的態度,使英美法三國用為難的臉色同意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的權利。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學的學生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抗議凡爾賽和約,反對日本侵略中國,最後造成中國政府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到五四運動為止,集英社版的故事在國民政府史觀下並沒有問題,所以臺灣的出版社也沒有修改這部分,但問題在這之後才要開始。
牛頓版第十四卷第三章摘錄:二十一條要求、白話文運動、五四運動
尷尬之始:第一次國共合作
故事接下來敘述孫中山在上海目擊五四運動的風潮,開始注意將民眾的力量作為推動革命的力量,並在廣州表示要創造聯合全中國人民的政黨。
另一方面,故事也提到受到俄羅斯共產革命影響,於 1921 年 7 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創立大會。牛頓版和暢文版對這部分沒有修改,應該是打算尊重聯俄容共的史實。地球版的修改較大,首先將中國共產黨創立大會的旁白改成「為了全中國的統一,我們必須做某些犧牲和忍讓!」連著上一格看下來,就不會發現這格畫的其實是中共的會議,反而會以為是孫中山召開的。
再接下去地球版改繪兩格,描述孫中山同意聯俄容共(還從最上格借用孫中山的上半身),以及兩個符號化的共產黨角色喜孜孜地說這是壯大的好機會。
這一頁呈現的國共兩個場景,在下一頁合流,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開始。但國共之間的歧見,也藉由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大會中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對話表現出來。
但接下來就是尷尬的史實了。由於國共合作,共產黨員周恩來在此時成為黃埔軍校的政治部副主任,很快又晉升為主任。集英社版畫出周恩來向校長蔣介石打招呼的樣子,可說是國共合作的象徵性畫面。
對於 1980 年代還在反共抗俄的臺灣來說,這樣的史實可說是限制級的黑歷史,牛頓版選擇改寫對白來隱藏周恩來曾在黃埔軍校服務的歷史,地球版和暢文版則沒有把周恩來的名字抹去,但在旁白都強調共產黨趁機「滲透」或「滲入」黃埔軍校。
總之,國民政府史觀的國共合作中,共產黨必須是滲透組織的奸角,不能是合作革命的同志。
集英社版
(旁 白)國民黨為了培養進行革命的優秀軍人,開設了士官學校。這個學校的設立也得到共產黨的協力,共產黨員周恩來也加入了。
(周恩來)我是擔任本校的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來,請多指教。
(蔣介石)我是校長蔣介石,多指教。
牛頓版
(旁 白)國民黨為建立革命武力,培養優秀革命幹部,遂創辦黃埔軍校,由蔣中正出任校長。
(無名軍官)報告校長,我們軍校的力量愈來愈強大了。
(蔣介石)這都是因為大家肯努力學習!
地球版
(旁 白)國民黨認為要革命,必須培養優秀的軍人,於是成立軍事學校。這個學校設立後,共產黨也趁機滲透,甚至擔任相當重要的職位。
(周恩來)蔣先生,恭喜你擔任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
(蔣介石)周恩來先生,請你擔任政治部副主任,讓我們一起為國家統一而努力。
暢文版
(旁 白)國民黨為了培育優秀的軍人,創設了士官學校。這個學校設立後,共產黨的周恩來也趁機滲入。
(周恩來)我是本校的政治系副主任周恩來,請多指教。
(蔣介石)我是校長蔣介石。
毛澤東在農村演講的畫面,臺灣各版本也不忘改寫醜化。
- 集英社:(旁白)另一方面,毛澤東進入農村,指導年輕的農民。
- 牛頓版:(旁白)另一方面,毛澤東深入農村,蠱惑吸收農村的年輕人。
- 地球版:(旁白)另一方面,毛澤東在農村鼓動無知的農村青年。
- 暢文版:(旁白)另一方面,毛澤東則進入農村,吸收年輕人。
孫中山逝世
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之後,1924 年 11 月孫中山前往日本鼓吹日本應協助中國統一的論點,隨後又轉向北京與北洋政府商討統一事宜。但是孫中山的健康迅速惡化,終於在 1925 年 3 月 12 日逝世,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遺言。
在此集英社版採用的是〈國事遺囑〉中出現的原句,並在旁註上引用了〈國事遺囑〉的前半段。地球版和暢文版都沿襲集英社,將遺囑寫作「革命尚未成功」,只有牛頓版改成更為通俗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其實這句話出自 1923 年 10 月 10 日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上的題詞,並非 1925 年〈國事遺囑〉的原文。但汪精衛可能在草擬遺囑時由此得到靈感,所以將這句話的上半段引入。
在孫中山逝世後,場景轉到黃埔軍校校長室的蔣中正和周恩來。和前文一樣,周恩來仍然不可以出現在臺灣的版本,在此各出版社都以修改對白的手法將周恩來的名字藏起來,結果集英社版的周恩來在所有的臺灣版本中就變成一位無名軍官了。
- 集英社:(蔣介石)周恩來君,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繼承先生的遺志,讓革命成功!
- 牛頓版:(蔣介石)不論遇到多大困難,我們一定要繼承先生的遺志,繼續完成革命。
- 地球版:(蔣介石)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一定要繼承先生的遺志,完成革命!
- 暢文版:(蔣介石)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達成先生的遺志!
至於留在農村的毛澤東,臺灣版也不會放過任何說他壞話的機會。
- 集英社:(旁白)孫文逝世的時候,毛澤東則在湖南省的農村繼續研究農村問題。
- 牛頓版:(旁白)孫文逝世以後,毛澤東就在老家的農村鼓動農民革命。
- 地球版:(旁白)國父逝世的時候,毛澤東在湖南省農村,繼續蠱惑農民,意圖造成農民暴動。
- 暢文版:(旁白)國父逝世時,毛澤東繼續在湖南省的農村,煽動農民。
此外還可以注意到頁緣旁註提到蘇聯對國民黨的支援。但這段聯俄容共的細節,在國民政府史觀中可說是不堪回首的過去(夏亞:「真不想承認是自己太年輕才犯下的錯誤」),牛頓版和暢文版也很「貼心」地刪掉這句旁註。
- 集英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對中國革命提供各式各樣的支援。像是黃埔軍官學校等部隊使用的武器,就是蘇俄送來的。蔣介石在擔任校長前,也曾去莫斯科學習訓練學生的方法。
- 牛頓版:(刪除)
- 地球版:蘇俄為了贏取中國人的信任,曾多方支援中國革命。黃埔軍校所使用的武器即由蘇聯提供。而 蔣公在擔任校長前,曾到莫斯科學習訓練學生的方法。
- 暢文版:(刪除)
談完毛澤東親力鼓動的農民,故事接下來敘述的也是共產黨著力甚深的工人。1925 年 5 月上海日資紡織工廠的工人抗議工作環境與工資問題,怒氣沖沖的日本老闆指揮警察鎮壓工人,槍殺一名女工,結果引發上海更大的騷動,最後導致 5 月 30 日駐上海英軍出動射殺抗議群眾。這件事在國民政府的史觀中稱為「五卅慘案」。
集英社版用了四頁來呈現五卅慘案的前因後果,但故事的重點其實在頁緣旁註。在旁註中提到被射殺的女工是共產黨員,共產黨積極組織各地工人,使原本對日資工廠發起的抗議發展成針對所有外國勢力的大規模民族運動。就這樣,五卅慘案的故事上承國共合作,下接國共合作下的北伐,在這裡的關鍵角色其實不是被擺在前景的蔣介石,而是在幕後活動的共產黨。
北伐:難以抹去的共產黨痕跡
1926 年,蔣介石開始北伐。在國民政府史觀中,北伐被描寫成國民黨獨力率領的軍事行動。但在集英社版的敘事中,共產黨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臺灣的出版社對此有所顧忌,所以一樣在翻譯時略加修改,隱藏在國民政府史觀中「不適當」的內容。
首先是北伐軍的組成。集英社版提到,勢力急速擴張的共產黨員也加入了北伐軍,但牛頓版寧可提及蘇聯的支援,也不願說北伐軍中有「不純」的共產黨員,只委婉地說「全國的響應」(這樣也不算沒包括共產黨員吧)。但是地球版和暢文版比牛頓版走得更遠,刪得更多,連蘇聯的支援都不願提,只說北伐軍實力堅強而已。
- 集英社:(旁白)這稱為北伐。勢力急速擴大的共產黨員也加入了這支軍隊。
- 牛頓版:(旁白)這就是北伐軍。這支軍隊的勢力迅速擴張,並獲得蘇俄援助,及全國的響應。
- 地球版:(旁白)北伐的隊伍實力堅強,大多為黃埔軍校學生。
- 暢文版:(旁白)北伐的軍容十分堅強
武漢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共產黨在上海武裝組織工人,要支援北伐軍一起將軍閥從上海趕出去。牛頓版對共產黨組織工人之事沒有避諱,但還是修掉了「拜託你了!共產黨!」,軍閥焦急地說「可惡,我們怎麼會輸給少少的共產黨員和工人!」,以及勝利後武裝群眾高喊「國民黨、共產黨萬歲」這幾個言及共產黨的地方。地球版在此一反常態地「容忍」共產黨的出現,甚至出現「共產黨加油!」這樣的台詞。
但我們必須看完上下文。地球版其實在描述共產黨組織工人時,就已經把台詞改寫成「在北伐軍來之前,先佔領上海,以免被國民黨搶得先機。」也就是說,原本集英社版所描述的「共產黨組織工人支援北伐軍」被地球版改成「共產黨組織工人搶功」,這符合地球版一貫醜化共產黨的態度。暢文版也採取類似的方法,把台詞改成「我們(共產黨)必須先把軍閥趕出上海!」在此少少的幾個字,就反映出各家出版社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可說是微言大義。
尷尬的清黨
集英社版四一二事件
國民革命軍佔領上海與南京之後,國共關係也瀕臨決裂。結果蔣介石發動「清黨」掃除共產黨勢力,在武漢國民政府之外另立南京國民政府,造成所謂的「寧漢分裂」。對於清黨,集英社版將其描述成蔣介石靠攏資本家鎮壓共產黨的行動。故事以蔣介石與上海富人的餐會開始。在餐會中,腦滿腸肥的上海富人向蔣介石反映共產黨鼓動工人與農民反抗資本家與地主,再這樣下去「上海富人們的財產將有危險」。
蔣介石信心滿滿,笑笑地保證不會讓共產黨坐大。接著一陣狗吹螺,1927 年 4 月 12 日晚上,一些看起來絕非善類的人物開始搜捕、射殺共產黨員,結果一夜之間就有三百人以上遇害。
牛頓版四一二事件
牛頓版把描述四一二事件的三頁全部改繪,用新的漫畫取代集英社版的內容。牛頓版第一頁就進入清黨的四一二事件,劇情一樣是突襲共黨地下基地,但執行者變成穿著制服的軍人。
附帶一提,集英社版中被射殺的麻花辮女黨員似乎被牛頓版繼承,但沒有在畫面上被殺。第二頁牛頓版說共產黨在上海組織「上海市市民政府」(似乎是 1927 年 3 月成立的「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之誤),武漢政府干預蔣介石的軍權。第三頁的會議中,眾人指出不應該讓共產黨坐大,蔣介石則以堅毅的表情表示「我絕對不會讓共產黨的計謀得逞」。其實牛頓版的故事並不流暢,把牛頓版改繪的三頁倒過來讀似乎也說得通,至少第二頁在歷史上的確是發生在第一頁之前的事。
地球版四一二事件
雖然牛頓版改繪的故事讀起來怪怪的,但牛頓版還是比較費工一點。相較於牛頓版,地球版和暢文版都用刪除內容的方法來掩蓋血腥的清黨細節。地球版保留了蔣介石與上海企業家餐會的畫面,但企業家的台詞卻改成「共產黨如果擁有這麼大的力量,中國的工商業可能會發生危機」;從集英社版為自己的財富發言,變得像是為國為民請命了。
地球版可能也覺得集英社版把上海企業家畫得太腦滿腸肥,所以把其中兩位改繪得比較體面一點。蔣介石的表情也從自信中略帶輕佻,變成閉眼沉思共產黨的危險。原本用來接續到下一頁的狗吹螺,則插入一段反對共產黨式改革的文字。為什麼地球版要刪掉狗吹螺?這是因為接下來兩頁的血腥清黨被刪掉了。但清黨仍需要交代,所以地球版用一格文字框說明吳稚暉提議清黨,並於 4 月 12 日行動,再借用蔣介石發表文告的畫面來說明寧漢分裂。
暢文版四一二事件
暢文版的策略和地球版差不多,企業家的發言被改成「共產黨一旦坐大,恐怕對我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一邊吃龍蝦大餐一邊為國請命,似乎不怎麼協調。蔣介石的表情沒有改變,只把台詞改成「我們絕不容許共產黨危害國家、人民⋯⋯」。這一頁甚至保留了吹狗螺,但吹狗螺實在很難和下一頁蔣介石宣布開始清黨的畫面接起來。
除了刪除集英社版血腥清黨的那兩頁,暢文版也刪除了蔣介石宣布清黨之後,上海的外國人與企業家拍手稱慶的畫面,改為敘述寧漢分裂的文字框。這或許是要掩蓋國民黨與洋人、資本家站在一起的尷尬吧。
話說回來,為什麼臺灣的出版社對集英社版的「三頁清黨」這麼敏感呢?是擔心揭露蔣介石與資本家站在一起的事實嗎?似乎不是,因為地球版和暢文版都保留蔣介石與上海企業家餐會的畫面。是因為清黨的屠殺太血腥嗎?應該也不是,因為前幾頁就有五卅慘案的畫面,血腥煽情度一點也不輸清黨。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集英社版中執行清黨的人看起來太像壞人了。所以牛頓版即使保留突襲共產黨地下基地的情節,但是執行者卻變成穿著制服的軍人,看起來正派一點。事實上,蔣介石在 4 月 12 日發動的清黨,的確是透過幫派份子進行的,集英社版的描繪並沒有錯。只是這樣的事實對民族偉人(空一格)蔣公來說實在難堪,在那個剛解嚴不久的臺灣,出版社心中的小警總仍然要過濾掉這些禁忌內容。
另一方面,集英社版對 4 月 12 日清黨的名稱是「上海クーデター」,是日本方面對此事件的通用名,或可譯為「上海政變」。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受中國共產黨影響的用語,因為共產黨稱此事件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但查閱同時代的日本報刊後,會發現日本方面一開始就用「上海クーデター」這個詞來描述蔣介石在上海的行動,而且不只是發生在 4 月 12 日這一天的事,而是 1927 年三月底到四月中一連串事件的統稱。
像是《台灣日日新報》在 4 月 9 日報導 6 日汪精衛離開上海赴武漢時,就用「クーデター」形容蔣介石排斥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的行動。4 月 15 日的評論報導也使用「上海クーデター」來總稱蔣介石不服武漢政府號令,奪取軍權,搜捕清除共產黨員的行動。日本雖然沒有直接涉入國共紛爭,但透過租界的駐軍近距離觀察「魔都」上海的事態,可說是民國初年上海一連串事件的直接觀察者。
因此「上海クーデター」這個用語,或許也從第三者的角度說明了被掩蓋在「清黨」一詞之下的國民黨黑歷史。畢竟「清黨」本來就是國民政府史觀下的用語,而被蔣介石清除的共產黨,大概會說這是「反革命」吧。
地球版對毛澤東眼睛的堅持
清黨結束後,第十四冊第三章以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蔣介石統一中國,毛澤東率領共產黨逃到井岡山作結。
牛頓版和暢文版對此沒有改動,都維持集英社版的畫面與台詞。值得注意的是地球版,毛澤東的表情被改成有點奸詐、小聰明的樣子。仔細回顧地球版的第十四冊第三章,可以發現地球出版社的編輯對毛澤東的眼神有特殊的堅持,一定要把集英社版的圓圓大眼改成細細的三角眼,大概是這樣看起來比較奸詐狡猾,符合國民政府史觀中「毛酋」的形象。
日本從西方借來的中國形象:傅滿州的鬍子
但說到人物的面相,集英社版中許多中國路人角色的臉上都有一道長至嘴邊的鬍子。這在西方稱為「傅滿州鬍」(Fu Manchu moustache)。傅滿州是英國小說家 Sax Rohmer 在 1913 年創作出來的超級反派人物,他的作品在 1923 年改編為默片電影時,主角傅滿州便長著「傅滿州鬍」,從此這道鬍鬚成為西方大眾文化表現陰險狡詐中國人的視覺象徵。
集英社版的執筆漫畫家古城武司,似乎從這裡得到靈感,將不少中國路人角色的臉上加上這條鬍子,但並沒有明確的正反派暗示。不過要算起來的話,第十四冊第三章有傅滿州鬍的中國路人,大多都不是很正派的角色,像是槍殺女工的警察、搜捕共產黨的幫派份子等等。但真要說正派的話,集英社版的中國人角色中,能帶著主角威能一路閃亮亮的大概只有毛澤東而已吧。
日本人怎麼看日本對中政策?
其實我一直覺得 1980 年代集英社出版的歷史學習漫畫,對中國共產黨總帶有一絲同情的色彩,筆多迴護。這可能與 1972 年「日中國交正常化」(譯:拋棄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之後日本社會對中國的熱情與隨之而來的夢幻想像有關。
循著這個理路,集英社版《世界の歴史》用了比較負面的手法描寫壓迫中國的列強,以及壓迫中國工人的外國資本家。所以在第十四冊第三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對袁世凱高傲強硬的態度,也可以看到肥肥圓圓的日本資本家氣沖沖地指揮警察鎮壓中國工人的畫面。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假設,但 1980 年代的日本如何想像粉嫩冒泡的中國,也是探討臺灣的出版社如何引進日本學習漫畫之餘,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自動引用通知: 臺灣版學習漫畫《中國的歷史》有沒有被修改?解謎畫風差異之因 | zazu 雑‧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