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電波滿溢的經典笨蛋遊戲:SEGA《SWITCH》

任天堂的新主機「SWITCH」從發表起便引起一陣話題,上市之後更是十分熱銷。但您知道嗎?任天堂最好的對手(?)——SEGA,其實早在 1993 年的時候,就推出過「SWITCH」了!

⋯⋯其實只是剛好撞名而已。SEGA 的《SWITCH》是一款 MEGA-CD 上的遊戲,跟任天堂的 SWITCH 沒有任何關係。而 SEGA 的《SWITCH》雖然是款沒什麼知名度的軟體,但本身散發出來的強烈個性卻讓人印象深刻,因此,趁著這個時機,我就來向大家介紹這款遊戲:

國語版 / Taiwanese Mandarin

台語版 / Taiwanese Hoklo

這邊補充一些影片內沒有說到的內容。《SWITCH》的遊戲流程當然不是無止盡的——遊戲的關卡、路徑有很多分歧,但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抵達核心電腦,解決這個世界的危機。要走到終點,純靠運氣當然不是不行,但動手把關卡傳送路徑記錄下來,可以省去很多走冤枉路的時間。

遊戲裡,某些開關會觸發特殊演出,特殊演出的內容通常是「天使」或「惡魔」出來對玩家講幾句話。

天使的對話中規中矩,通常是鼓勵玩家繼續努力;惡魔的對話就絕了,絕大部分是直接挖苦玩家、勸玩家早點放棄,甚至會直白的說自己登場的這款遊戲是「浪費時間的爛遊戲」,這種自嘲到有點自虐式的演出,已經到了連玩家都想問「這樣真的沒問題嗎?」的程度了。

另外,雖然遊戲機制內要選到特定開關才能進到下個關卡,但無法前往下個關卡、單純觸發動畫的開關,並不算是「錯誤」的選擇。遊戲內其實有另外安排一部分的「錯誤選擇」開關,如果玩家選到了這些錯誤開關,將會出現一段某座世界知名地標爆炸或崩壞的動畫,如果玩家毀壞了超過 30 個地標,就會導致 Game Over。

遊戲內甚至還有更狠毒的「即死 Game Over 開關」隱藏著。其中一個即死開關的演出,就是主角的媽媽出現,強制切斷遊戲機的電源,要主角快去讀書。這還真是⋯⋯寫實到極點的演出啊。相信許多玩家童年時都有過這種經驗,遊戲內 Game Over 並不代表遊戲結束,父母的武力介入遊戲才叫真.Game Over!

我並不會說《SWITCH》是款好遊戲。除了不可理喻的遊戲內容之外,它還有著讀取時間緩慢等缺點,但以「笨蛋遊戲」(Baka Game)的範疇來看,這遊戲就是一款毒電波滿溢的經典了,我第一次接觸到《SWITCH》時,真的有種腦袋被衝擊到的感覺。

至於 2002 年推出的 PS2 版——我個人並不知道 SEGA 是出於什麼考量才決定要移植這款遊戲。當時 SEGA 剛轉型為純軟體廠商沒多久,旗下的九個遊戲開發部門還處於分社化為九間子公司的狀態,各自的性格都很強烈。PS2 版《SWITCH》是由其中的「Wave Master」製作,Wave Master 那時剛把自家的代表作「人生介入模擬遊戲」《Roommania #203》移植到 PS2,並計畫推出新作。《Roommania #203》本身也是款充滿笨蛋遊戲味道的作品,或許是基於想要培養這種笨蛋遊戲客群的目的,才選擇移植《SWITCH》吧?

PS2 版的《SWITCH》遊戲內容基本上與 MEGA-CD 版沒有太多差異,畫面只有極小幅度的修改,主角由擔任本作音樂作曲的藝人「谷啟」重新配音,而開頭動畫因為壓縮格式關係,甚至比 MEGA-CD 的畫質還差,最明顯的改良則是讀取速度有不少提升。

PS2 版改變最大的,就是地標毀滅的動畫了,全部改成新製作的 3D CG 動畫,但由於在遊戲發售的前一年才發生了 911 事件,所以演出內容從地標崩毀,變成地標噴出一堆「巧克力霜淇淋」(考慮到您閱讀本文時可能正在進食,我這邊不寫出真正是什麼東西),噴滿整個畫面,確實也還滿「崩壞」的就是了。

其實我自己是真的滿喜歡接觸一些笨蛋遊戲的,可惜近年的主流遊戲廠商全都往保守路線走,這種讓人一邊玩、一邊笑,一邊罵作者有病的遊戲,顯得少見許多,只能夠從獨立遊戲方面下手尋找。說到這裡,我突然也很想推薦《Plug & Play》這款遊戲呢!

關於作者

發表迴響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