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爆突擊隊專欄】啟發《霹靂彈》的傳奇潛水員之死:「克勒布事件」


《霹靂彈》(ThunderBall)是《007》系列的第四部電影,於 1965 年上映。本片是根據伊恩.佛萊明在 1961 年寫的同名小說改編,1983 年還推出了重拍版,更名為《Never Say Never Again》(巡弋飛彈)。《霹靂彈》在當時罕見地把水下滲透作業的場面拍了出來,評價不差。不過這篇不是要聊電影,而是要談《霹靂彈》原作的靈感來源——克勒布事件。

萊諾爾.克勒布。

萊諾爾.克勒布(Lionel Crabb),外號「破壞者」(Buster),出生於 1909 年,曾在英國皇家海軍擔任蛙人。

克勒布在二戰爆發時進入英國陸軍,隨後在 1941 年加入了皇家海軍,隔年他被派往直布羅陀海峽,執行爆裂物與水雷拆除的任務。一開始他只做拆彈的工作,後來決定學習潛水。

當時的潛水裝備並不先進,英國海軍的蛙人部隊大多穿著名為「DSEA」(Davis Submerged Escape Apparatus)的水肺背心。這款呼吸裝置原本是設計給船艦或潛艇人員逃生之用的,所以大約只能在水下呼吸 30 分鐘左右。

成為蛙人的克勒布所交手的第一批敵軍,是義大利的 Decima Flottiglia MAS(第十海軍突擊隊)。當時第十海軍突擊隊在直布羅陀海峽,經常以載人型魚雷接近英國船艦,並且在艦艇上安裝炸彈。而克勒布所屬的蛙人部隊,則必須阻止他們安裝炸彈,或是拆除已安裝的炸彈。

克勒布確實有當蛙人的天分。某次任務中,義大利潛水員被英軍投下的深水炸彈炸死,克勒布和他的同伴在自己的 DSEA 背心失效之後,還把敵軍屍體身上的呼吸裝置擄獲使用,成功逃出危險區域。

義大利第十海軍突擊隊及載人魚雷的示意圖。

克勒布在蛙人部隊中爬升得很快,他成了海軍在義大利區域的首席潛水員,並且被提升為中尉指揮官。

西科爾斯基座機墜毀的資料照片。

波蘭流亡政府的軍事領導人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Władysław Eugeniusz Sikorski)座機於 1943 年墜毀於直布羅陀海峽。在這個引發眾多陰謀論的歷史事件中,也是由克勒布擔任潛水調查員,可見英國軍方對於克勒布的重視。

二戰結束後,克勒布被派往巴勒斯坦,並領導當地的英軍蛙人部隊,隨後在 1947 年退伍。

退役後的克勒布,沒有固定工作,只有偶而來自英國海軍的委託,協助英國海軍搜索沉沒的潛艇或船艦。1955 年,他執行了身為雇員的最後一項委託工作:前去調查一艘蘇聯巡洋艦的船體以評估其性能。同年,他因為年齡的關係宣布退休。

在這段時間中,關於克勒布的紀錄並不多。只知道他有嚴重的抽菸與酗酒問題,而且個性變得越來越古怪,婚姻也沒能維持很久。此外,他經常在衣服底下穿著潛水衣,甚至穿著潛水衣睡覺。

可以確定的是,因為年齡與健康因素,他已經不再適合擔任潛水員——至少是無法再像戰爭英雄時期那樣,繼續執行各種危險的水下任務了。

圖左為克勒布,攝於 1955 或 1956 年。

1956 年,克勒布接受了英國軍事情報六處(MI6)的委託,進行了他生涯中(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潛水任務。

時任蘇聯第一書記的赫魯雪夫,帶著外交使節團搭乘巡洋艦奧爾忠尼啟則號(Ordzhonikidze)來到英國普茨茅斯港。MI6 認為這是調查蘇聯軍艦設計的絕佳機會,所以委託克勒布趁使節團靠岸時,潛水接近巡洋艦進行觀察。

然而,1956 年 4 月 19 日克勒布入海之後,就沒有人再見過他。MI6 得知任務失敗後,想盡辦法要掩蓋這個任務,於是他們讓英國海軍在 4 月 29 日發表了一個聲明,聲明中提到:英國海軍在托克斯灣進行新型水下裝置測試時,克勒布失蹤。

蘇聯人當然不給這個面子,也透過聲明回應「巡洋艦船員在停靠期間發現有潛水員」。

克勒布失蹤大約 14 個月後,奇切斯特港的漁民發現了一具屍體。這具屍體既無頭也無手,所以無法辨識確切身分。最後英國官方認定這具屍體就是 14 個月前失蹤的克勒布。原因是體型、膚色及身上的傷疤特徵與克勒布相符,另外屍體所穿著的潛水衣款式,也與克勒布愛穿的樣式相同。

然而,許多人認為這具屍體並不是克勒布。各種關於此事件的陰謀論開始流傳。

圖為蘇聯巡洋艦「奧爾忠尼啟則號」,停靠於普茨茅斯港。

以下是關於克勒布事件的幾個推論:

  1. 死於俄艦反潛水員裝置:此說法的內容為,克勒布在靠近巡洋艦時,被艦底的磁力裝置吸住身上的裝備,無法掙脫,因此溺斃。
  2. 被蘇聯人員殺害:此說法的版本有二,一說為巡洋艦上的蘇聯水兵發現克勒布後,由狙擊手射殺了他;另一說為蘇聯當時在水下也派有潛水員巡邏,發現克勒布之後與之搏鬥,並將其殺死。
  3. 在受拷問期間死亡:此說的大致內容為,克勒布在接近船體後被反潛水員裝置吸住,並因為溺水昏了過去。蘇聯水兵發現他之後,將其帶上船並進行治療,待其恢復意識後進行拷問,然而他沒有撐過拷問就死亡了。蘇聯人認為一個英國潛水員死在他們的船上是嚴重的國際問題,所以利用離開英國的時機棄屍。
  4. 洗腦、叛變說:一說為克勒布遭到蘇聯的水下工作隊活捉,並帶到蘇聯境內進行思想改造;另一說為克勒布得知自己被英方遺棄,救援無望,此後克勒布成為蘇聯的蛙人部隊教官。
  5. MI5 殺害說:該理論認為軍事情報五處在背景調查時,發現克勒布意圖叛逃蘇聯,所以在這項潛水任務中安插了另一名潛水員,並示意這名潛水員殺害克勒布。至於 MI5 為何不告知 MI6 此項情報,還讓 MI6 雇用一名「企圖叛逃蘇聯」的人進行如此敏感任務,則被解釋為「情報單位間的權力鬥爭」。
  6. 潛水裝置故障或意外死亡:由於克勒布的體能已不如二戰期間良好,而且在下水測試前,潛水裝置曾發生過故障,因此導致他的死亡。

以上就是關於克勒布事件的介紹,以及各種推論。然而克勒布最後時刻的真正命運仍然不得而知。

時至今日,潛水技術與裝備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而水下作戰對於各國的海軍特種部隊來說更是家常便飯,任務生還率當然也比克勒布的時代來得高;有錢有閒的人甚至還能學習潛水、下海摸魚打發時間。

克勒布事件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除了《007》作者受其啟發寫出了《霹靂彈》小說之外,1958 年的電影《The Silent Enemy》更把克勒布在二戰期間執行的西科爾斯基座機墜毀調查任務,結合後來發生的失蹤事件,變成了一部以陰謀論為主題的戲劇。

就這樣,克勒布成了冷戰間諜故事裡最廣為人知的潛水員。

關於作者

發表迴響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