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元時代:康德之戰》(8-BIT GENERATION: THE COMMODORE WARS)是一部以康德電腦(Commodore)創辦人 Jack Tramiel 的回憶與訪談為中心,佐以其手下部門主管、工程師、開發者與玩家、使用者,乃至於競爭對手觀點的紀錄片,主要談論的是 1970 年代中期到 1980 年代初期,在 Jack Tramiel 鐵腕帶領之下的 Commodore 如何從計算機跨足家用電腦(Home Computer)領域,並且與死對頭蘋果、德州儀器等公司,在激烈的商業競爭與偶然的機遇之下,一起徹底改變了世人對「電腦」的定義與認知的故事。
老實說,其實以筆者的年紀與經歷,要評論 Commodore 這家公司或是它的產品、創辦人,或許都是有點不夠資格的。《八位元時代》所敘述的故事發生時,筆者才剛出生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島國,根本沒有機會躬逢其盛。然而,許多發行在這些八位元家庭電腦的遊戲,到了後來也被移植到 FC 等平台,從這一點來說,Commodore 也並非全然跟我們的遊戲生命歷程毫無瓜葛。
由 Commodore 前員工擔任旁白的這部《八位元時代》,並不是一部訴諸懷舊鄉愁,或試圖解釋當前我們所見的各種八位元次文化興起過程的紀錄片,而更像是為 Commodore 這家公司的「Jack Tramiel 時代」留下口述歷史影像的結果,與電玩直接相關的篇幅並不如預期般的多。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八位元時代》這部紀錄片約略能看出三條主軸,它們分別是 Jack Tramiel 本身的經歷與商業決策、劃時代的 MOS 6502 晶片與其帶來的劇變,還有 Commodore PET / VIC 20 / Commodore 64 這三部 Commodore 最為經典的家用電腦產品。
首先從 Jack Tramiel 與他扮演的角色來看。無論在商業決策、競爭手段與公司治理方法上,Jack Tramiel 都很難不讓筆者聯想起任天堂的老社長山內溥。和山內一樣,Jack Tramiel 本身並沒有電腦軟硬體的技術知識,但他們卻都能抓住某個商業或技術上的突破點,更知道如何給對手割喉放血。無論是從「靠軟體而不是靠硬體賺錢」、「消滅對手的競爭意志」、「覺悟公司靠原本的領域將沒有發展,從而果斷投入電腦領域」,都不難看出這一前一後兩個電子娛樂巨頭的相似性。身為一個曾從奧許維茲集中營生還的猶太人,Jack Tramiel 本身也以相當日本式的經營原則及手腕自豪,這可能並不是純粹的偶然。
MOS 6502 無疑也是本片的主角之一。沒有 6502,就不會有這一波電腦個人化、家庭化的資訊革命。雖然對 Jack Tramiel 與片中登場的眾多從那個時代走來的人來說,6502 無疑是過往的光榮,是已經蓋棺論定的輝煌歷史,但就筆者而言,6502 所代表的一切,特別是電玩文化,不但依然是發生中的傳奇,也必然還會繼續興盛下去——舉例來說,即使在 2017 年的現在,還是有新的(非授權)FC 遊戲在中國、東南亞等市場被製作出來。
姑且不論這些遊戲的品質與內容好壞,但它們確實還是大致依循著 1983 年第一台任天堂紅白機——6502 CPU——的規格被設計。筆者相信,只要人類還存在,地球上就還是會有人製作、銷售與遊玩 FC 或類似 FC 的八位元遊戲。
有趣的是,從《八位元時代》的敘述中,可以看出蘋果與 Commodore 在自身定位上極為明顯的差別,這也可以說是兩家公司創辦者人格的直接反映。Steve Jobs 帶領的蘋果堅持精緻、好品味、優秀的工業設計,很早就決定往高階應用與商務市場發展。然而 Jack Tramiel 卻認定 Commodore 的使命是「為公眾,而不為階級」(Computing for the masses, Not the classes.)推出平價、有親和力,有如大眾汽車一般人人可用的電腦,並且確實付諸實行。
但在台灣,由於 Apple ][ Clone 的興盛與 DIY 組裝文化、環境的高度發展,在歐美由 Commodore 產品相對於蘋果所扮演的平價電腦角色,在台灣卻完全相反過來——結果是,蘋果二號擁有不可計數的廉價複製品與組裝零件供玩家挑選,而美國原廠原裝進口的 Commodore 電腦與其周邊,反而成了稀有、少見的高級品牌,其間差別頗耐人尋味。
Jack Tramiel 已經於 2012 年 4 月過世,享年 83 歲。《八位元時代》可以說是他生前所留下的最後、最詳實的影像紀錄。電影本身以 1980 年代中期 Jack Tramiel 在帶領 Commodore 走上巔峰之後,戲劇性地由於商業因素,離開一手打造的 Commodore 為結局,這又和他從來就互相看不順眼的對手 Steve Jobs 的經歷有「八七分」像。不過與 Jobs 不同的是,Jack Tramiel 後來不但再也沒有回到 Commodore,更買下了過去對手 Atari 的家用電腦部門,用以對這間累積他半生心血最後卻拋棄了他的公司,發動嚴厲的商業復仇,直到雙方都被時代徹底淘汰為止。
這又是另一段我們並不熟悉,但十分精彩的故事。
最後是一點純個人的感想。在美國、日本,許多那個年代的遊戲開發者,甚至公司經營者,都已經成了某種文化符號,乃至於次文化明星。但在台灣,雖然我們能找到(似乎是)非常早期的原創電腦、電玩遊戲軟體,甚至硬體,公眾卻不太有機會知道他們姓什名誰,長得什麼樣子,曾經取得哪些成就。也許這其中有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因為早期的台灣軟硬體環境確實以翻版、再製為主,當事人或許並不覺得這是光彩到足以公開或自豪的歷史;但是記憶這種東西是現實的,你不說,就會有其他人借位代勞來敘述和詮釋,而我無論如何都認為那會是一種無法挽回的遺憾。
《八位元時代》在台北城市遊牧影展尚有一個 5/21 日上映的場次。假如你對這段小歷史略有興趣,而且錯過了今天的放映的話,那麼還有一次「丟銅板挑戰」的機會,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