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關於藏書的討論場合,經常會有人問「你喜歡新書上的腰帶嗎?」、「你會把書腰帶留下來嗎?」之類的問題。
各種正反面意見大概都有人說,不過無論如何,我自己的做法是像上圖這樣的;也就是塞到整本書的最後面、從上往下夾住,需要的時候拉出來當書籤。
從包裝的角度來看,書腰帶的好處是可以寫些名人推薦之類的贅言,看過即丟,不會破壞書本裝幀的整體設計,最近甚至有些書還把書腰帶當作裝幀設計的一部份。
書腰帶多少可以保護書的封面,避免店頭陳列時的磨損;不過因為腰帶本身就很容易受傷,反而使得賣相不好,所以最近新書的腰帶有紙質、上光、面積越來越大而厚、甚至有點喧賓奪主的趨勢。
就包裝和行銷觀點看,腰帶跟月餅盒一樣,到商品被消費之後,壽命就結束了。
反面的意見,則是腰帶的壽命大多只到書售出為止,有過度包裝、浪費資源的嫌疑。如果光就包裝和行銷的觀點來看,腰帶跟月餅的盒子一樣,到主要商品被付款消費掉之後,壽命就算正式結束,其實並不為過;即使是以最小幅度包裝的商品,也不太會有人為被丟掉的盒子打抱不平。
對於出版商來說,只要加上書腰帶能多賣 1%的書、少掉 1%因為封面損傷而退回來的書,就有繼續做的價值(退書雖然可以送再製廠回收,不過仍然多少有浪費損耗、而且還是得用水用電處理);所以,即使看起來不喜歡的人比較多,不過短時間之內腰帶大概不會消失。
雖然這麼說,但我也是屬於「腰帶沒有比較好」的一派;無論是宣傳或保護的目的,都可以靠設計來解決,腰帶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不過這和很多事情一樣,得「大家說好不做」才會有效,否則反正成本是消費者負擔,誰不做,誰就自己準備吃虧。
如果先撇開浪費問題不說,我多半會保存設計不太差的腰帶;除了當書籤使用之外,保存原始腰帶的中古書在市場上的品相也比較好。當然後者不是我的主要原因,買了這麼久的書倒也沒賣過半本,不過如果老了退休之後開得成舊書店,或許可以多賺點零用錢。
(寫於 2008 年 2 月 6 日)
以下這篇是前面這篇隔沒幾天之後寫的,就併成一篇吧。
當衣服穿的書腰帶
前面聊到「書的腰帶」,前天晚上就買到一本書,那條腰帶已經不能稱為「帶」,而已經進到了「書衣」的境界了。
是的,確實有「書衣」這種說法,但通常書衣裡面就沒有太過精緻的印刷了,除非有特殊設計;目前常見書衣的除了精裝書之外,就是漫畫。精裝書的書衣裡頭是傳統的布面裝幀:
漫畫的書衣裡頭是黑白印刷:
當然,這沒有一定的規矩;書衣裡頭要全彩特別色印刷、部份上光、壓模打孔都悉聽老闆尊便。只是就上一篇聊書腰帶的文章來看,雖然各家出版公司都覺得書衣在幫助銷售上有其必要,但至少回應過的朋友們都表示不太喜歡。
而看到這麼大一條腰帶,留著當書籤嫌笨重、丟掉嫌浪費、放在原位擋住封面設計(設計封面的大師想必很嘔吧)又不便於翻書,大概會覺得有點氣結。
順道提一下,前面這本《木家具.台灣新意匠》的書名,英文翻成「Taiwanese Wood Furniture, New Craftsmanship」挺有中文風格的。:)
(寫於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參考閱讀
同事施典志 Tenz Shih 寫的:書腰回收計畫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