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視覺初震撼:鄭問的童書插畫

2017 年 3 月 28 日,漫畫家鄭問過世的消息在網路上傳開。但聽聞此消息時,第一時間浮現的畫面卻非來自漫畫,而是幾本寫給兒童的故事書上、令一個小孩至今難忘的插圖。

鄭問的生平及藝術成就將有更多追憶,在此不需贅述。我唯一能補充的,是較少為人提及的、幾本鄭問有參與插畫的兒童讀物:《中國智慧寶庫》中的《中國神話天地》,以及《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家裡是在我小學時——也就是 1980 年代後半到 1990 年代前半之間,把這兩套書買回來的。那時候給兒童閱讀的套書十分風行;或許是因為所得大幅提升,也可能因為社會競爭已從成年人氾濫至下一代,或者再加上知識需求爆增,搭配出版業的蓬勃發展等因素;總之,那時不論科學、歷史、藝術還是經典文學,什麼都是整套整套地,在書店、書攤、甚至業務的門鈴聲中,等著家長下手。

其中,也有一些出版社開始投身本土自製套書(不知是不是因為開始抓盜版書了?),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以中華觀點的培養為前提,為兒童帶來水準不一的中國歷史、中國童話、神話、民間故事,甚至(跟實際有些落差的)當代中國風貌。

鄭問參與的這兩套書品質都算不錯,它們各自交給他的工作也出奇地相似:兩套書都把文字未能詳述的傳說神話時代,交由鄭問的畫筆發揮。而鄭問獨特的風格也不負使命──從《中國童話》開始讀起這些故事的我,習慣的是漢聲那種重現傳統的、平面且色澤單純的溫厚插圖,所以當我打開《中國神話天地》,看見鄭問的插圖時,幾乎是有些嚇到了。
同樣是中國神話角色,鄭問筆下的神怪有西洋畫才看得到的結實肉體,令當時的我有些難為情。中國的神話世界在他筆下有了立體空間,那些海神、精衛和蚩尤,都有了冷峻但激烈的肢體語言、神情與色彩。有那麼一刻,我覺得眼中所見的神話,甚至更像是科幻。

而在《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裡,鄭問的插畫也擺脫對傳說時代的刻板印象,他把有巢氏、燧人氏畫成了猿人,又在夏商周人物的衣甲上裝飾了更多華麗奇想。描繪古代難免在已知的範圍內推想,而鄭問選擇的是一條最大膽的路——用自己的想像填補所有缺乏描述的地帶,讓這段傳說中的中國歷史浮現異樣光澤。




我當時並沒有留意繪者的名字,直到多年後聽聞台灣漫畫鬼才鄭問,一看圖才驚覺,這不就是小時候那個「中國神話」的畫家嗎?原來他不只在童書裡如此奇出,放眼海內外漫畫也是同樣的獨一無二。如今得知他突然離世,驚訝之餘也忍不住懷念起那段時光:一個普通好孩子的懵懂閱讀中,忽然被人丟下一片震撼的異彩讓他揮之不去,而那不只是一位國產大師的功勞,更是台灣漫畫和童書出版在蓬勃頂峰時相遇,所共同打造的傑出成果。

可惜這兩門行業如今都身處寒冬,我也只能羨慕著日本歷史學習書封面的荒木飛呂彥版麥克阿瑟,並期待台灣也能再度擦出不輸過往的火花了。

在〈好孩子的視覺初震撼:鄭問的童書插畫〉中有 1 則留言

  1. 黃學俊

    請問這兩套 1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共10本,鄭問大師都有參與還是只有第一本呢?2 中國神話天地有2本,請問是2本都有鄭問的插畫還是只有第一本?感謝您~

發表迴響

返回頂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