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把硬幣投入機台玩遊戲時的感動嗎?
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被好友輝哥推坑:「有一批 NAC 框體好便宜啊」(咦?這台詞好耳熟啊),最後決定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入手一台中古的 SEGA New Astro City 框體(NAC)。我手上這台框體的出產年份是 1994 年,在那個電玩場所還沒被抄家滅族的年代,這台由街機龍頭 SEGA 所推出的框體,可說是各大電玩場所的主力機種。
決定購買後,輝哥立刻幫我聯繫了賣家。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不斷的和賣家確認機台狀況、細節內容等問題,然後就是漫長地等待交貨日的到來。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像是「將預定寄送給我的機台寄錯給其他賣家」,或是「把 Astro City 當成 New Astro City1要寄給我」導致交貨日耽誤等等的小插曲。
其實在決定購入這台框體之前,著實考慮了許久。我曾經購得過一台《VR 快打 2》木製框體,起初是放置在前公司,離職後礙於無法另尋空間移置,就讓這台框體輾轉遺失了。舊式框體這種東西易買難賣,且後續要處理的東西非常多;最大問題就是 CRT 壽命,再來是置放空間。我試問自己,是否真的再次需要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且重達 90 公斤的「復古遊樂器」放在家裡?眼看現役機種都已經到達 4K 等級,如果真要玩復古遊戲,用電腦模擬器或是 RetroPie 也就能解決,那麼我還剩下什麼理由非買不可呢?
我曾因為遺失一台框體懊悔不已,而且還是我最愛的《VR 快打 2》。
如果真的非要給個理由,5 元 10 元一道,那捨不得買零食玩具一塊一塊存下的零用錢,光是坐在機台前,把硬幣投入機台玩遊戲時那個單純的感動就足夠了。慢慢地玩、慢慢地練習,就是為了能練就一幣通關,不像現在 ROM 容易取得,一個 ROM 玩個幾分鐘,或是死掉了就放棄、接著換下一個遊戲。如果你問我「單純為了這個感動去做這件事,值得嗎?」其實我覺得還蠻值得的。
盼到天荒地老,收貨當天還下起了大雨,正在擔心貨運不知道怎麼下貨時,沒想到雨居然停了,這不是擺明老天爺在幫忙嗎?先前與賣家都是傳圖片聯繫整理進度,沒想到看到實機的當下還是有點失望,而且那個貨運包裝令人害怕⋯⋯畢竟這已經是有點年代的東西了,不像是家用遊戲機,買到的都是一手或是二手的機器,前主人只要保養得宜,其實狀況都還不差。
但街機可就不是那一回事了,風吹日曬雨淋不說,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摧殘,有些都還有菸疤等等的;遇到 24 小時營業的場所,更幾乎都是不關機的,不受歡迎的遊戲,長時間下來沒人玩,螢幕持續停在標題畫面就這樣被烙印了。不過這沒辦法怪它,老機台在遊藝場待久了都這樣,運氣好的,遇到新主人可以延續壽命,運氣不好的只有被淘汰殺肉的份了。
整體外觀看起來大約只有 5 成新左右,喇叭鐵網都生鏽,上方的燈也不亮,螺絲也都鏽蝕咬死。框體本身蠻多傷痕的,控台鐵片更嚴重鏽蝕到邊緣斷裂翹起,基本上我只能說算是「能玩的狀態」。所幸這台框體最重要的 CRT 螢幕,並沒有因長時間開機而有嚴重的烙印,還算是運氣不錯了。打開蓋板翻開內部,發現整理得還算乾淨,沒什麼灰塵,可見得老闆還是有用心。不過再怎麼乾淨,機體的鏽蝕還是最麻煩的。總合以上狀況,要整理這台框體,初估應該也要花上不少時間了。另外最最重要的投幣次數,從這部分可以概估機台之前使用的頻率,投幣次數總計 4 萬多次,嗯⋯⋯還算蠻少的,不過應該不是翻了一次後再 4 萬多吧。
ROUND 1
開始整理準備的第一天其實我就累了,因為我知道當我鬆開第一顆螺絲後,這一下去就是個大工程,且由於工作關係,也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可以整理,只能一點一點地進行。不過既然頭都洗了,乾脆就做到底,也算對得起這台 NAC 了。整理內容主要就是將外觀處理到 9 成新,然後內部整潔乾淨就可以了。
首先當然就是要復原燈管。機頂頭燈沒亮,就是少了一個感覺,打開後發現燈管還蠻乾淨的,看起來應該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有可能是啟動器。這個小東西是特規的,跑了幾家水電行都沒有賣,最後在一家電料行找到,老闆還說這個規格進了 10 個,放 2 年都還賣不完⋯⋯果不其然,換上啟動器後,燈管總算亮起來了。喇叭網蓋也重新除鏽、噴漆處理,投幣口說真的還有點噁心,先暫時 3D 列印一個來代替。
ROUND 2
原本是想用包膜方式來處理外殼的部份,但是用一小片測試之下,發現框體本身傷痕很多,如果不打磨到完全平整的狀況,要包到漂亮確實很困難,再加上自己並沒有包膜的經驗,最後還是決定用噴漆的方式來處理。
光一個前蓋,就花了我不少時間,加上沒有良好的作業環境,噴漆味道實在是讓我不舒服。噴完後前蓋整個煥然一新,相比之下,其他地方不想搞下去都不行了⋯⋯。
ROUND 3
我極度懷疑這台 NAC 之前是室外機,光是控台的鐵板,內外整個都鏽蝕的非常嚴重。首先將鐵板拆卸下來除鏽(除鏽建議使用電動工具,我徒手用 120 號砂紙慢慢磨,磨得好想死),除鏽完成後噴上紅丹防鏽接著用黑色上漆,最後貼上淘寶淘來的控台 PVC 貼紙,整個控台煥然一新。控台塑膠外殼部分一樣是打磨上漆上蠟,之前用錯蠟,打不亮想加噴金油,但是金油成本實在太高了,剛好有經驗的朋友推薦汽車用細蠟,沒想到意外的好。
這張貼紙印刷品質還算不錯,但是因為 PVC 太厚的關係,挖洞的部分不太好處理,整張貼紙的尺寸也略小,並沒有完全遮蓋住鐵板,不過這只是暫代方案,加上鐵板邊緣因鏽蝕產生的凹凸不平,雖然噴上黑漆看不太出來了,但自己還是不太滿意,日後整個控台鐵板勢必會再一次換掉。
玻璃壓邊鐵片整個鏽蝕斷掉,全部製作模型用 3D 列印來處理,玻璃壓邊鐵片用內嵌平頭螺絲組合,成品和先前列印的投幣口一起打磨上閃亮銀漆,效果也還算不錯,先湊合著用,之後再買新的來替換,現階段整個正面已經算是處理完成了。
在機箱內找到了遺失的硬幣通道,還有一個神秘盒子。這個盒子的用途是被拿來墊 POWER,我拿起來覺得裡面應該有東西,打開來看居然有一片叫做《DOTTORI KUN》的框體測試遊戲,真是驚喜啊。
ROUND 4
NAC 搭配的 TAITO Arcade Chair 確實有它的用意,包括座椅 43cm 高度,可以讓手肘完全與控台呈 90 度的舒適感,加上軟座墊,長時間遊玩也沒有問題。但是這張椅子並不太便宜,故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只能先簡單買張差不多的座椅來替代。
這張座椅是我目前找得到比較滿意的造型,而且我覺得圓椅坐起來效果也不差,直徑 32cm,坐起來也蠻舒服的,重點是便宜(一張 TAITO Arcade Chair 可以抵十張)。唯一缺點就是高度太高,和 TAITO Arcade Chair 相比約高了 4cm,所以就自己發揮「滴唉歪」的精神,拿鋼鋸慢慢鋸掉多餘的部分。完成後,兩張座椅相比,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改變,但是坐上去之後,真的感覺得出差異,等到以後有機會再入手原版的 TAITO Arcade Chair 吧。
ROUND 5
終於來到了最痛苦的步驟,就是整機打磨、噴漆、上蠟等作業,對於在公寓裡的工作環境,要做這些事情實在是個折磨。小東西還好,這麼大的物件我還是第一次處理,光通風就是一個大問題。
我可以接受東西舊、有時代感,而且我還蠻喜歡這樣的感覺。就像黃黃的紅白機或是老 GB,我並不會刻意將其翻新,但就是無法接受那種髒、爛、傷的感覺,只要裡面乾乾淨淨沒有問題,外表不要太差,基本上我就能接受了。不過我實在搞不懂,為何有人會去燙煙疤在框體上。
在徒手用螺絲起子(沒工具,手都轉到破皮了)與幾顆重要的生鏽螺絲經過一番折騰後,終於把機體各個門片卸下。謹慎地大包小包,確定噴漆作業不會影響到內部後開始噴漆,當然最難熬的依舊是那個味道,每次噴完一階段,就是頭昏腦脹⋯⋯。
就在噴漆、水磨、噴漆、水磨⋯⋯不斷的反覆作業幾天之下,終於完成了。辛苦還是有代價的,最終完成結果還算令人滿意,後方保留了原來的貼紙,當然螺絲部分也還是要全部換掉,連不能作用的投幣機構也一併處理完成,整機外觀已經算是煥然一新了。
ROUND 6
沒想到這一步來得這麼快,原本控台鐵板已有相當歷史,雖然整理過,但始終還是一個疙瘩;且 12B 是老闆自己挖的,並非 SEGA NAC 原廠 Layout,挖洞的位置不對,看了真的不太開心。而且為了打造之後要使用 JammaPie 或是 PS3 裝入框體的環境,現有的 12B 按鍵是不夠用的。在參考自己的 SS 雙人 16B 大搖後,立刻畫圖用西卡紙試切一塊上台,密合度一拜一拜,接著就是準備生產了。
ROUND 7
總算是整理到差不多了,將所有處理完成的大大小小部件全部裝回,外觀整體看來至少應該也有個 9 成新,投幣口也換上買來的全新品。朋友問我「有沒有可能再整理一台?」拜託別了吧,一台就快搞死我了。不過說真的,要是有良好的通風作業環境,說不定有機會喔。
FINAL ROUND
期待已久的控台面板終於到了,順勢也將按鈕一併換成三和製的規格,連配色都是標準 NAC 的配色,整體使用舒適感大幅提升。經過一個多月陸陸續續的奮戰,終於復原計劃也要進入尾聲了。最後再加上一些小細節,包括菸灰缸,招式表等等,總算是把這台 NAC 給整理完成了。(累癱)
沒想到,遠比當初預期的還要費工,但看到成品與先前的對照差異,這些辛苦也算值得了。我原本有想過要全機細拆整理,但又想到這台 NAC 能再撐個 5 年 10 年,也差不多了。一來這台不是要留著傳家用的,二來考量到 CRT 的壽命,畢竟這已不再是未來趨勢,除了笨重還是笨重,剩下的也只是滿足自己童年的回憶,只要內部乾乾淨淨,CRT 不要那麼快掛點,其他就不是太重要了。
歷經一個多月之久的「NAC 復原計畫」,最後總算是順利圓滿落幕了。
過程是辛苦的,但成果是美好的,看到 NAC 恢復昔日的風采,著實地為它開心,也希望它能在未來的日子裡,陪伴著我的遊戲人生再長久一些。整理期間也受到許多朋友們的幫助,總之沒有你們大家,我這台 NAC 也就不會那麼完美了。
Astro City 和 New Astro City 的差別就是在前面板上方突出的立體聲喇叭設計。↩
請問是否能分享一下,您規劃的SS 雙人 16B 大搖的圖紙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