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AIWA CSD-GM1
製作廠商:AIWA
發售日期:1994 年 9 月 1 日
發售價格:45000 日元
備註:
- AIWA 版為灰紫色,SEGA 版為寶藍色。
- MD 與 Mega-CD 遊戲功能,卡拉 OK 功能。
- 卸下底座,即成為一般的手提 CD 機器。
- 附三鍵手把(GM-1P)。
- 接上 Mega Adaptor 不能運作。
- 接上 Super 32X 可以運作。
在〈MD 與 Mega-CD 的一體型主機:Wondermega〉裡曾經談到,SEGA 在 1992 年開始與家電廠商合作,主打「家庭視聽中心」的概念來擴展市場。在主機基板小型化之後,1994 年於北美市場更推出 Multi-Mega 來吸引青少年族群1。如何在日本吸引求新求變的年輕人呢?

八、九〇年代的青少年幾乎是人手一台 Walkman 隨身聽。這雖然是 Sony 發揮極致工藝的產品,但是走過那些年的阿伯大叔們,一定會想到另一個品牌:AIWA。
說也奇怪,AIWA 的錄音帶隨身聽在台灣的市占率約十有八九,直到與 CD 隨身聽世代交替,市場才拱手讓給了 Sony。眼看 Sony 在 CD 世代於全球影音市場的強勢,Victor 與 AIWA 向 SEGA 進行異業合作也不難想像了。CSD-GM1 本身就是一台手提式 CD player,加上內建 MD 與 Mega-CD 基板的底座,就成為一台不折不扣的遊戲機。


從外型來看,它可能是最不像遊戲機的遊戲機了。MD 卡匣插槽內建在底座上,而 Mega-CD 遊戲的讀取,就有賴那台手提 CD。有趣的是,CSD-GM1 並不像 MD 與 Mega-CD 一般,靠擴充槽端子直接連接傳輸資料,而是由本體後方連接埠接上傳輸線來進行。

就像 SEGA 與其它廠商合作製造的相容機一樣,CSD-GM1 也有兩個版本,但型號相同。 AIWA 版機身是藍、紫配色, SEGA 版則整台是亮麗的寶藍色,錄音帶卡槽的保護蓋上也有 SEGA 字樣。手把的配色則與各版主機相同,只是 CSD-GM1 配備的居然是三鍵手把,而非後期的六鍵手把,頗令人不解。

據日本擁有這台主機的玩家所述, CSD-GM1 接上 Mega Adaptor 是不能運作的。但因為使用與 MD2 相同的輸出端子,因此勉強接上 Super 32X 之後則可以運作。只不過,因為卡槽位置的缘故,要以不甚美觀的擺放角度接上這兩台週邊機器,我想也沒有必要玩得如此痛苦。更令我震驚的一點是,據稱它播放音樂的音質很差勁——這完全顫覆了我對 AIWA 產品音質出色的好印象啊!


CSD-GM1 的價格雖然是 Mega-CD 相容機家族中最便宜的 45000 日元,但是這金額卻也與不到三個月後就開賣的 Saturn 相同。身為次世代主機發售前最後的 Mega-CD 相容機種,銷量稀少可以預見——「稀少」二字在懷舊趣味市場與「高價」就是同義詞。
再說,2002 年成為 Sony 子公司的 AIWA ,在 2008 年已經被 Sony 關閉,到了 2015 年這品牌更被美國人士買走。在影音界也是屬於音樂愛好者懷舊品牌的 AIWA,影音特殊機種亦是日益高價,何況是這台跨界演出的 CSD-GM1?
若非在五年前或更早之前購買,現在想要這台機器,不但得被扒好幾層皮,恐怕連腰內的大腎與「該邊」(台語)的「小腎」,都要一起掏出來賣了。
相關文章:
MD 與 Mega-CD 的一體型主機:Wondermega
CD 隨身聽大小的一體型主機:Multi-Mega
SEGA 對 SFC 的多媒體逆襲:Mega-CD(Sega-CD)
メガCDラジカセ CSD-G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