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SPAM」

經過超級市場裡的一排架子,上面擺著一堆「SPAM」;我以前有一段時間常吃這個東西,不過後來光想到就興趣缺缺。

但奇怪的是,這個產品從幾十年前到現在歷久不衰;雖然大家都聽過它難吃的「威名」,但是還是有一代又一代的消費者在吃它;現在甚至還跑到台灣的超市裡,在架子上佔有一席之地。

就因為它無所不在、令人討厭,但似乎又沒辦法把它趕出生活之外,所以「SPAM」這個字才會慢慢變成了「垃圾郵件」的代名詞。

至於 SPAM 為什麼會變成垃圾郵件的代名詞,說法有很多種;例如後見之明的「Stupid Pointless Annoying Messages」(愚蠢沒重點又令人討厭的訊息)縮寫;不過根據我的記憶、再加上 Wikipedia 百科的幫忙,整理出了一段典故。

說到 SPAM 的典故,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很喜歡的老牌英國喜劇團體 Monty Python(也可以參考這裡;我一開始是連這個團名的意思都不懂的,懂了之後就愛上它了)。

在 Monty Python 很多經典的搞笑段子裡,都是以大量堆疊的事物,慢慢造成一種令劇中角色受不了的狀況,但藉由台詞的設計讓觀眾樂在其中;最後再藉由一個小小的引子,把前面累積的能量一次引爆。

例如以下就是最有名的「Cheese Shop」和「SPAM」兩個段子,都是這樣的玩法。不過對英式幽默不熟悉的人來說,可能不是一次就能下嚥,得花點時間習慣。

說到這裡,您應該會開始發現 SPAM 和垃圾電子郵件的關係了吧?

在這個段子裡,一對夫妻到店裡點東西吃,但店裡的每一種餐點裡都加了 SPAM,不喜歡吃 SPAM 的太太躲都躲不掉,偏偏先生又很愛吃,嘴裡一直唸著「SPAM、SPAM、SPAM⋯⋯你不吃可以給我吃⋯⋯」,搞得太太幾乎精神崩潰。

至於 SPAM 什麼時候開始變成垃圾訊息的代名詞,Wikipedia 給的資訊是這樣的(以下是我的翻譯):

1980 年代,SPAM 這個名詞開始有人採用,用來形容某些在電子布告欄(BBS)、或是文字模式多人線上探險遊戲(MUD)中,經常以不適當行為騷擾他人的玩家。

這些玩家會不斷重複輸入『SPAM』這個詞,將其他人的對話捲出螢幕畫面之外。

例如在 PeopleLink、或是過去的 AOL 等早期聊天室中,這類玩家經常用取自 Monty Python 表演的台詞段落,來將螢幕上的文字輸入區填滿,試圖將聊天室的新訪客逼離,讓熟人之間可以繼續對話。

這種行為原本被稱為『flooding』或『trashing』,但後來也被稱為『spamming』。

我自己也經歷過 1980 年代初期在 DOS 系統下玩 BBS 的時代(有人記得隆傑資訊的 IV-Talk 嗎?),不過當時對上述的這種「玩法」一無所知,大概是因為那時候比較老實,也不知道 Monty Python,所以不會這樣亂搞吧。

話說回來,原本在劇中令人受不了的無所不在、加上它便宜又難吃的特性、以及後來線上玩家的濫用,讓 SPAM 成了不受歡迎的代名詞。

而 SPAM 在真實生活中令人受不了的原因,還得加上它由於生產成本低、保存期限長,所以在二次大戰時代填飽了許多人的肚子,但也讓很多人一輩子不想再看到它;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題目了。

舉例來說吧,韓國在二次大戰後、以及後來的韓戰期間因為肉食缺乏,所以經常將美軍口糧中的 Spam 拿來做成各種菜吃。或許對韓國菜有點印象的人,就會想到「部隊鍋」;沒錯,部隊鍋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來的,而 SPAM 也正是其中的重要材料。

至於我自己的 SPAM 心得是⋯⋯,千萬不要吃冷的(雖然包裝上建議可以這樣夾麵包吃),味道很像吃老式的半透明棕色「水晶肥皂」。如果一定要吃的話,可以放在平底鍋上煎一下、或是參考官方的 SPAM 食譜

至於做出來的東西,只要先前不知道這個是 SPAM,其實味道都還可以。

關於作者

發表迴響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